在三国时期,出现了不少架空皇帝的权臣,为了确保自身家族的地位,权臣必须要选择合适的继承人。在此基础上,如果没有合适的儿子来继承,权臣也会考虑让自己的弟弟来执掌大权。其中,就笔者今天要说的司马师和孙峻,临终之际都让弟弟接替自己,不过最终的结果却是截然不同的。
一、司马师传位给司马昭
司马师是晋宣帝司马懿与宣穆皇后张春华的长子,晋文帝司马昭的同母兄,晋武帝司马炎的伯父。司马师为人沉着坚强,有雄才大略。少流美誉,雅有风采。公元249年,司马师与父亲司马懿策划高平陵之变,成功诛杀权臣曹爽。自此之后,曹魏大权落入到司马懿家族手中。
公元251年,司马懿去世后,司马师独揽朝廷大权。内部治理上,司马师制定了选拔官吏的法规,命百官推荐贤才,整顿纲纪,使其各有职掌,朝野肃然。对外作战上,司马师也曾用计于新城之战中击溃吴国诸葛恪的大军。
嘉平六年(254年),司马师废魏帝曹芳,改立高贵乡公曹髦为帝。次年,亲自率兵平定毌丘俭、文钦之乱。回师途中病死,时年四十八岁,谥号"忠武"。在临终之际,司马师让弟弟司马昭接替自己。
正元二年(255年),司马昭继承了大将军等官职。甘露五年(260年),曹魏皇帝曹髦被弑杀,司马昭立曹奂为帝。景元四年(263年),司马昭分兵遣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灭亡蜀汉,受封晋公。次年,进爵晋王。
咸熙二年八月辛卯日(265年9月6日 [27] ),司马昭病逝,年五十五,葬于崇阳陵,谥号文王。数月后,其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晋朝,追尊司马昭为文皇帝,庙号太祖。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司马师传位给司马昭,无疑是成功的安排,这促使司马懿家族最终取代曹魏,建立了西晋王朝。
二、孙峻传位给孙綝
孙峻(219年-256年10月19日),字子远,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孙峻是昭义中郎将孙静曾孙,定武中郎将孙暠之孙,散骑侍郎孙恭之子。孙峻年少时骁勇果敢精明强干,初任武卫都尉兼侍中。公元252年,孙权临终之际,指定孙峻、诸葛恪等人为托孤大臣。
孙权去世后,孙峻等人辅佐孙亮即位,并升任武卫将军,封都乡侯。孙权在设计诛杀诸葛恪后,开始掌握吴国大权,拜丞相、大将军,封富春侯。掌权后,孙峻大肆残害宗亲,废太子孙和、孙权之女孙鲁育、宣太子孙登之子孙英先后被杀。
太平元年(256年),孙峻在征伐魏国时因病去世,时年38岁,将后事托付给了堂弟孙綝。孙綝从兄长手中接过兵权后,升任侍中兼武卫将军。掌权后,孙綝消灭了反对他的大司马滕胤、骠骑将军吕据等重臣,进而升为大将军,封永宁侯。
孙綝嗜好杀戮,与东吴皇帝孙亮的矛盾激化。他最终废黜孙亮,改立琅琊王孙休为帝。孙休即位后,加孙綝为丞相,领荆州牧。永安元年十二月(259年1月),孙綝在左将军张布等人的协助下被孙休捕杀,年仅二十八岁。他死后,孙休将其与孙峻从族谱上除名,改称故峻、故綝。
对此,在笔者看来,孙綝面对的孙休更加沉着冷静,再加上东吴内部忠于皇室的力量十分强大,这导致孙綝惨遭覆灭,也意味着孙峻传位给弟弟的选择以失败而告终。反之,司马昭的能力更强,而曹髦所在的皇室则名存实亡,所以这两次兄终弟及的结局大相径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