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贵州省各个城市的故事,例如遵义市、贵阳市、毕节市等等。今天,我们聊聊贵州与广西之间的区划变迁。在历史长河中,贵州省的区划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历经了好几个阶段的调整,才形成了贵州省当地的区划格局。其中,广西的6个县,划入了贵州省管理。那么,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首先,我们聊聊贵州省的基本情况。贵州省属于我国西南地区的省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地形结构复杂、交通不便,限制了贵州各地的经济发展。不得不说,贵州省的地形以山地、丘陵等地形为主。近年来,贵州省的交通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随着铁路、公路网络的完善,贵州省的经济发展非常迅猛。尤其是贵州省的省会贵阳市,城市建设很漂亮,具备了成为大都市的雏形。
按照2020年七普统计的数据,贵州省总人口3800多万。在西南各省中,这样的人口基数并不算少。2021年,贵州省的GDP总量达到了1.95万亿。目前,贵州省下辖了6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总计9个地级区划,分别是:贵阳市、六盘水市、遵义市、安顺市、铜仁市、毕节市、黔南自治州、黔西南自治州、黔东南自治州。
请注意,贵州省当代的区划格局,历经了好几个阶段的变化。其实,贵州省大体上的区划轮廓,直到清朝雍正皇帝在位时期,才基本上形成。当时,广西的6个县,陆陆续续划入了贵州省管理。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西南、华南等地的部分地区,一直生活着众多的土司部落。历代中原王朝对于这些土司部落,基本上采用了册封、安抚的策略。因为,历代中原王朝的主要对手,都是强大的北方游牧政权,根本无力削弱西南各地的土司部落。从诸葛亮七擒孟获,到隋唐时期的羁縻制度,都是类似的策略。
土司部落与朝廷之间,达到了利益平衡。各地的土司部落,向朝廷效忠,并且按时缴纳一定的赋税。如果朝廷有需要,各地土司们甚至能够出兵助战。例如在明朝后期抗击东南倭寇、辽东后金的过程中,西南各地土司都派遣了部队,不远万里助战。但是,土司们严禁朝廷进入自己的控制区。对于土司控制区内的耕地、矿产、人口等情况,朝廷并不清楚。
西南、华南的各地土司,形成了一个个相互联系的半割据势力。一旦朝廷侵犯了土司的利益,土司们会发动联合叛乱。例如在明朝万历皇帝在位时期,贵州省的土司们,发动了大规模叛乱。明朝调集各个边镇的精锐部队,耗时多年,才平定了这次叛乱。由此可见,对于西南和华南地区的土司们,一时半会之间,朝廷根本无可奈何。
众所周知,我国行省制度出现于元朝,历经元明清三朝几百年时间的调整和完善,基本上形成了内陆各省的基本框架。在明朝统治时期,贵州省明显小得多。大家可以对比明清两朝的贵州省区划,贵州省的区划明显小了一大圈。17世纪中期,清朝逐步确立了自己的统治,消灭了各地的农民起义军和南明势力。
在吴三桂发动叛乱的时候,西南各地土司曾经出兵协助吴三桂。对于西南土司问题,清朝一直想一劳永逸,可是没有合适的机会和办法。康熙皇帝在位的61年时间内,铲除了一系列的外部威胁。1722年,45岁的雍正皇帝上台以后,开始腾出手来,治理各方面的内部问题。雍正皇帝先后提出了摊丁入亩、火耗归公等一系列政策,有利于减轻普通百姓的负担。
针对西南、华南地区的土司们,雍正皇帝的宠臣鄂尔泰,先后上奏了《敬陈东川事宜疏》和《改土归流疏》。认为"西南土司,虽依例输粮,其实占据私享者不止十数倍……自元迨明,代为边害。"鄂尔泰属于雍正皇帝的三大心腹重臣之一,出现了"河南田文镜,江南李卫,西南鄂尔泰"的说法。雍正皇帝任命鄂尔泰为云南巡抚,随后,为云、贵、桂三省总督。
鄂尔泰到任以后,为了全力推行改土归流政策,采用了一系列的办法。对于那些主动接受改土归流的土司们,给予爵位、赏赐,并且保留财产和耕地。对于那些负隅顽抗的土司们,调集各地官军,全力围剿。在工作过程中,鄂尔泰发现贵州、广西交界地区的情况非常复杂,难以管理。
雍正5年,1727年,鄂尔泰上奏,请求把广西省的荔波县和广西红水河、南盘江以北的区域,划入了贵州省管理。那么,这片区域到底有多大呢?红水江以北的长坝、桑郎、罗斛等十六里、西隆州之罗烦、册亨等四甲半零二十一寨等地,涵盖了荔波县和周围大片地区。划入贵州省以后,贵州省在这些区域的基础上,组建了永丰州。后来,更名为贞丰州。
1912年,统治了200多年的清朝灭亡以后,贞丰州被撤销,在其原有区划上,陆续组建了贞丰县、罗甸县、紫云县、关岭县、望谟县等5个县。加上当年划入贵州省的荔波县,等于6个县的区域,从广西划入了贵州省管理。直到现在,当地人们的口音、风俗等各个方面,仍然与广西非常接近。
至于主持改土归流的鄂尔泰,1732年,被提拔为军机大臣、领侍卫内大臣,成为了雍正、乾隆两朝的重臣。对于鄂尔泰,乾隆皇帝的评价是:"当日……鄂尔泰、田文镜、李卫皆督抚中为皇考所最称许者,其实田文镜不及李卫,李卫又不及鄂尔泰。"
关于我国各地区划调整的一系列故事,还有很多。作者在以后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