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城北周隋唐佛道造像
《文物世界》 2005年06期
张俊良
芮城县位于山西省西南端,地处秦、晋、豫三省交界。近年来,芮城县博物馆收藏了一批出土的北周、隋唐佛道造像碑刻,这批造像碑大多有明确的纪年,品相之完美,技艺之精湛,令人叹为观止。本文拟将其中部分造像碑介绍如下,并谈一点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道教造像碑
1.北周青石造像座
北周天和六年(571年)制,青石质。出土地点不详。座为方形,边长7.5厘米,座高5.2厘米,上中为凹圆形莲座,座前为两蹲狮,底座方立面刻字为"道民杨咏女,天和六年岁次辛卯九月丙午朔十七日壬戌……"(图一)。
2.李洪钦道教造像碑
隋开皇八年(588年)二月八日刻制,青石质。芮城县汉渡乡侯丰村出土。该碑通高1.58米,身高1.24米,宽0.45米,厚0.17米,座高0.24米,圭首方座。仍承北朝旧制,上部四面雕凿神龛,各高浮雕造像三尊,为老君像及左右侍童。圭首减地浅浮雕帷幕、流苏等花饰,二飞天跳跃翻舞。中部正面减地浅浮雕供养人像18个,背面6个,两侧各10个。碑座正面刻人像12个,左侧有线刻人物图。
碑下部界方格刻铭文∶"失玄宗邦湛辽廓,其欲空无至道,冲融飘心于三界,苦空之式非圣容不悟常理,爱念舍生,慈悲普沾。今有都化主李洪钦合邑等,知善可崇,知德可舍,仰得圣旨,远调名师,敬造老君石像一躯,今得成就,仰为口皇帝笔下及法界仓生,所生父母,因缘眷属,俱时成道,开皇八年太岁戊申二月八日造。"
碑刻左侧又刻有雌咸亨元年岁次庚午……"字样及线刻化主跪像及侍人4像,服饰造型与隋代有明显区别,形体趋于丰满,刀法纹路不如隋代简洁(图二)。
3.仪凤元年天尊造像
唐仪凤元年(676年)刻制,白砂石质。芮城县汉渡乡侯丰村出土。通高32厘米,底宽17.5厘米,厚6.3~7.5厘米,座高8厘米,舟形背光。天尊盘坐于束腰须弥座上,右手持扇,左手残缺,蓄长须,着道服。两侧侍立二弟子。座正下面附刻发愿文,收凤元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子弟焦客果为亡父母,又为身患,显德除恙,敬造天尊一塔,合家一心供养"(图三)。
4.仪凤三年元始天尊造像
唐仪凤三年(678年)刻制,青石质。芮城县汉渡乡侯丰村出土。通高32厘米,底宽18.3厘米,厚14.9厘米,舟形背光。天尊像束发高绾,圆形项光,右手持扇,左手凭几,两侧侍立二弟子,像前拱手跪侍三弟子,前两侧二蹲狮。底座正面阴刻文∶"大唐仪凤三年岁次戊寅十月十五日清信弟子焦蒲洛、安洛兄弟等为亡父母,敬造元始天尊石像一区(躯)。上为天皇天后,又及法界众生,同出苦海,俱登正道"(图四)。
5.杜君秀道教造像碑
唐景云二年(711年)刻制,青石质。芮城县学张乡水峪水库出土。该碑通高83厘米,底座宽38.5~40厘米,高20厘米,厚23.5厘米。碑身高63厘米,下宽32.5厘米,上宽31.5厘米,厚11.7厘米。碑首为碣形(半圆状),额部刻两飞天,相向飘飞翻舞,周匝刻牡丹纹饰。碑中上部主龛窟为火焰纹形,浮雕一天尊二弟子像,左右两尊蹲狮。两边窟龛雕二力士。中部开三龛,中龛雕薰炉,左右两龛各雕二供养人,相向做跪状,手捧供品,发髻高耸,面相丰满,神态虔诚。
碑下部刻铭文"夫蓬峤瀛洲,金台琼室,萧口口口之外,迥出六尘之表,粤有道士口秀,心悟胫蹄,情捐代纲,想白云之可托,高蹈林幽,玩丹霞之驱挹,从倚丘壑,虔构精舍,敬勒尊容尔。其相好分星灵晖湛月,飞仙控鹤,羽客垂螭,碧落空哥,青溪实相,传芳纪叶,刊石题金,希代传奇,神功无量,上沾法界,下及苍生,同出苦原,咸登正道。景云二年十月一日成。七村施主姓名列后。"
底座铭文∶施主姓名(略)后铭"上骑都尉行同山县、安邑县、射洪县令关怀智男、知隐三洞道士郭知今、口明观观主张元景,口坐袁道贞,监斋段敬元四十人等"(图五)。
6.开元天尊造像
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制,青石质。芮城县汉渡乡侯丰村出土。高34.7厘米,宽21.6厘米,厚11.3 厘米,圆首方形。天尊盘坐,右手持扇,左手凭几,两侧侍立二弟子拱手持板,三像底座为荷蕾连枝。座面中部阴刻发愿文为∶"开元廿年八月六日焦嘉令奉为亡祖父及见(现)存家口平安,削石勒铭,敬造天尊一铺同福"。底座正面左右开龛浮雕男女二供养人跪拜像(图六)。
二、佛教造像碑
1.北周释迦佛二菩萨造像
北周建德二年(573年)刻制,青石质。芮城县城关镇三道斜村出土。通高20.5厘米,宽11.3厘米。火焰形背光,释迦佛结踟趺端坐于工字形须弥座上,身披袈裟,双手施无畏印,两侧侍立二胁侍,左右为护法蹲狮。座下阴刻造像记一周发愿文∶ 建德二年十一月二十三日,佛弟子韩子溯敬造释家(迦)像一区(躯),为七世父母,前生父母,张双资、兄子畅息,贵迁侄女合婴……兄虎人"(图七)。
2.贞观十四年释迦造像
唐贞观十四年(640年)刻制,青石质。芮城县城关镇三道斜村出土。通高18.3厘米,宽10.6厘米。舟形背光,释迦佛结珈趺端坐,双手施无畏印,两侧侍立二胁侍,前左右各为护法蹲狮。座下阴刻造像记,文为四神宝心,男神长一心,像主韩伏可,三男武茜,妻张妹当意茜奴一心。贞观十四年七月十四日有幺弟韩伏可三男武茜造口像一区。令得成就,及七世所生父母口存家口一时成佛。"座正面右侧线刻供养人像(图八)。
3.贞观二十年释迦造像
唐贞观二十年(646年)刻制,青石质。芮城县城关镇三道斜村出土,通高23.5厘米,宽11.5厘米,厚8.2厘米。舟形背光,释迦佛盘坐于方形座上,双手施无畏印,两侧侍立二胁侍,前左右各为护法蹲狮。背面座下四周界方格阴刻发愿文"贞观廿年三月六日,男真藏为母造像一区(躯),颠亡母受福。"座正面阴刻供养人姓名,线刻像(图九)。
4.景龙四年释迦造像
唐景龙四年(710年)雕刻,青石质。芮城县风陵渡镇东章村出土。通高94厘米,重152.5公斤。底座为宝装莲瓣装饰八边形束腰须弥座。释迦牟尼结珈趺坐像,佛像面容丰满圆润,两耳垂肩,高螺髻,身着袈裟,上胸偏袒,帔衣线条飘然流畅,衣纹皱褶疏密有度,腰彩花结绾系自然(图一O)。底座铭文大唐景龙四年四月十五日弟子张敬节为七世先……帝及师僧父母,法界仓生同出苦门,俱登正觉,合家同心供养"(图一五)。
5.长安三年释迦造像
唐长安三年(703年)雕制,青石质。芮城县风陵渡镇东章村出土。通高81厘米,座高33厘米,重89.5公斤。八边形须弥座(图一一)。底座铭文∶"大周长安三年岁次癸卯正月,癸亥朔二十三日乙酉,佛弟子张恩庆虔辟敬造释迦牟尼像一铺……"(图一三)。其形制与景龙四年石佛略同。
6.天宝四年释迦造像
唐天四年745年)雕制,青石质,亦为风陵渡镇东章村出土。通高94厘米,重223.5公斤。八面形须弥座。舟形背光,圆形项光,在舟形背光和圆形项光同心平行线为界分为两区,分别刻以小释迦牟尼坐像9尊,为浅浮雕手法。整体造型基本同上两像(图一二)。
7.北周白砂石仰覆莲造像座
无切确纪年,白砂石质。出土于风陵渡镇。通高35.2厘米,仰覆莲瓣高21.2厘米。下方上圆,方座高14厘米,边长50厘米,莲座上颈37厘米。座口为梯形棒口(26×20×17厘米),深10厘米,座前为两蹲狮。方座四立面阴刻铭文∶邑子侯定国等,右相典缘杜阿,都维那杜柏仁,光明主杜子立,像主杜元敬,香火主杜方蔺,长生斋主杜兰国,右相邑主杜向和,佑相邑主,右相化主等姓名。尽管纪年文字不存,但从风格、形制手法判断应为北周制作(图一四)。
8.唐张仲景造像碑
出土于芮城县古魏镇坑头村,青石质。长59.5 厘米,宽55厘米,高21厘米的造像座正立面,减地浅浮雕有一头梳双髻的侍女斜撑伞盖,伞盖前有一头戴凸形官帽,身着袍服,足蹬靴的立像。像左侧镌刻文字像主征东将军、金紫光禄卿、都督张仲景"。并刻有释迦佛像、七佛主、菩萨主、大都施主、开光明主、常住斋主、师子主、炎光主、供养主等姓名。
9.北周造像碑
该造像碑残高67厘米(底部残缺),宽42~43 厘米,厚21~22厘米。圆首长方体,上下略有收分。原在大禹渡修水利干渠时,充作石料,砸成两截,后得有心人送来,不料两截合为一体,碴口纹丝未损,经精心粘接,方展陈于世人。
碑体四面开龛造像,正面首部浅浮雕帷幔、流苏、小佛像、铜铎等装饰纹,上部凿一火焰纹式大窟龛。龛内正中为释迦牟尼坐像,两腿交叉下垂,跣足。双手施无畏印,两侧为二胁侍菩萨,紧靠着主佛背光。前方左右各分立女侍童,龛内雕像主次分明,有景深感。碑中部为并列式三龛,龛内各雕佛一尊端坐于束腰须弥座上,三龛之间有线刻比丘尼像。一为浥师比丘尼惠远",一侧是"比丘尼口智"。
三龛之下又为一大窟龛,龛形制仍为火焰式龛。中央为一坐佛,底座方形,背光上方边缘雕三小佛像,两侧为胁侍菩萨,前方左右有立式跣足侍童各4 尊。该碑为青石质,故人物形体完好无损。
碑的另一面,上部三窟龛为并列式坐像,下面紧接又为四小龛并列式坐像,上下呈宝塔状。碑中部又为一大窟龛,龛中为二束腰方形座。方形束腰浮雕裸体孩童5人,左侧为一童作跽跪状,肩上承一童直立,头承顶座沿。中间一童站立,手捧献物作仰视状,右侧为一童跪爬,两臂伸展托地,背上又站一童,头部承顶方座,作力士状,龛两侧为二胁侍(图一六)。
碑体两侧面为竖式二龛,上龛为束腰须弥座佛像,下龛为观世音单身立像,跣足,头戴宝冠,颈系璎珞,肩披帔帛,裙带飘逸,左手持净瓶,右手举杨枝。碑底部断残处有线刻化主像,铭文不存,有"当阳释迦"等字样,
自北魏以降,佛道二教既相互排斥,又相互融合。尤其是受北魏平城和新都洛阳二京佛教造像盛行的影响,造像之风此起彼伏,无疑波及此地。隋唐两朝,佛道并崇,也给这批造像的形成提供了适宜的政治气候。但从坑头出土的张仲景造像和刻制的半成品石碑来看,显然是遇到突发事件而埋入地下的。据 们唐书》记载,唐武宗会昌五年(845年)下令灭佛,毁坏佛像,勒令僧尼还俗,没收寺院财物,由此可证这次灭佛行动波及深远,佛道二教均遭到毁灭性的打击。从这几件造像保存完好无损看,很有可能也是在会昌法难时掩埋入土的。
这批石雕造像的雕刻技法既沿袭了汉代我国以平面线刻为主的传统特点,又吸收了外来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造像中浮雕与圆雕成为主要的表现形式,相互交融,促使这一时期的区域雕刻艺术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铭文中的书体,北周、隋代结体以拙藏巧,明显带有魏碑遗痕,点画之间颇似"二爨"。画的起落和转折锋芒毕露,朴拙中体现出强烈的"刀味",毫无矫揉造作之感。唐造像铭文书体笔力坚挺,纤瘦而不干枯,虽出于工匠之手,仍可见功力之深厚。
这批造像时代风格明显,又有准确的纪年时间,为今后的造像断代提供了准确的实物依据。
(作者系山西省芮城县博物馆馆长)栏目主持/赵曙光
温馨说明:本平台目的在于集中传递全国各县考古成果,不作为任何商业目的,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注明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图文编辑校对过程中难免出现错误,敬请读者批评指正,我们将及时纠正修改。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