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明朝有许多宗藩,所以出现贤王并不奇怪。不过,要是一支宗藩历代都出贤王的话,是很不容易的,而蜀藩就是这样一支宗室。明朝历代蜀王都十分贤德,所以历代皇帝都常常叮嘱其他宗藩,要多向蜀藩学习。
第一任蜀王朱椿,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一子,他在朝中有着"蜀秀才"的称号,深受朱元璋喜爱。之后,明朝的历代蜀王都很贤德,此前笔者已经介绍过许多位了。今天,我们继续来说说下一位,明朝第九任蜀王朱让栩。
朱让栩的父亲,是蜀昭王朱宾瀚。朱宾瀚是明朝中期著名的贤王,多次受到明孝宗褒奖,还要求其余宗室都以他为楷模。朱宾瀚的正妃,是南城兵马指挥刘明次女刘氏,弘治十三年,刘氏为其生下嫡长子,后得朝廷赐名让栩。
正德三年,年仅28岁的朱宾瀚就去世了,留下8岁的儿子朱让栩。按照规矩,朱让栩只是世子,没有爵位也就没有岁禄。而朱宾瀚已经去世,其岁禄在年初就已经预支了,他于五月去世,剩下七个月的岁禄是要还回去的。
由于历代蜀王都比较简朴,还常常捐禄振荒,比如朱让栩的祖父蜀惠王朱申凿,就曾自己出资银五千两、谷五千石赈济流民。因此,在朱宾瀚早逝,留下年幼儿子的情况下,蜀王府的开支出现困难。
基于蜀藩一向的优秀表现,朝廷也是二话没说,直接准许支给朱让栩禄米三千石,史料记载:
"丁丑,诏岁给蜀王世子让栩禄米三千石,俱支本色,不为例。时蜀王薨,世子奏禄米截日住支家眷无以供赡,故有是命。"
正德五年四月,朱让栩袭封蜀王。与历任蜀王一样,朱让栩也主要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喜好诗书和做学问,一个是关心民间疾苦,赈灾恤荒。史料中也是这样记载的:
"让栩尤贤明,喜儒雅,不迩声伎,创义学,修水利,赈灾恤荒。"
前面我们说了,第一任蜀王朱椿就有着"蜀秀才"之称,不曾想到了朱让栩这一代,仍然没有将做学问落下。当年朱椿到了成都就藩,他并不关心什么政治斗争,而是一生致力于发展成都。到了朱让栩承袭爵位后,他便用一首诗,写出了成都十大美景。
朱让栩的诗是这样的:
"古柏森森碧叶齐,春城日暮草堂西。岷山雪霁排银壁,浣花烟笼锁翠堤。橘井相浮金盏注,墨池色润采毫题。济川舟送钟鸣远,官柳桥边匹马嘶。"
我们慢慢来解释,古诗开头"古柏"二字指的是閟宫古柏,李商隐有诗云:"蜀相阶前柏,龙蛇捧閟宫。"杜甫的诗中也说:"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因此朱让栩这里所指的美景,便是成都的武侯祠。武侯祠原是纪念诸葛亮的专祠,后合并为君臣合祀祠庙,其中一大片如烟如黛的松柏,便是武侯祠的特色之一。君臣合庙的武侯祠森柏化精成仙,垂望着三国后的风雨江山,孱弱子民。
接着是"春城"二字,指的是龟城春色,成都又名锦城,因此有题榜叫"锦江春色"。朱让栩在位时,成都气候温暖,春天时,种种景色尽收眼底,美不胜收。春色无边无际,如果有半个太阳露脸,便可谓完美。
第三个美景就是"草堂",指的是"草堂晚眺",唐朝诗人杜甫曾两次居住这里,之后,草堂便成为成都的一大人文景观,在这里可以远眺岷山积雪,令人心旷神怡。朱让栩更是说过:"草堂晚眺最可人。"而杜甫更是在这里留下绝美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那么接下来的美景,自然就是诗中"岷山"所指的岷山晴雪了。在天气晴朗之时,可以站在成都的高处,远眺川西高原的岷山、四姑娘山等一众雪山。其中美景,相信不用笔者描述,大家光是心中想象,就已经很美好了。
"浣花"指的是浣花烟雨,如今成都有浣花溪公园,可在当时,浣花溪可不仅仅是一条小溪,而是一条大河。陆游的《夜闻浣花声甚壮》中,就形象描述了当时浣花溪的壮观景象:"浣花之东当笮桥,奔流啮桥桥为摇。分流初疑两蛟舞,触石散作千珠跳。壮声每挟雷雨横,巨势潜借鼋鼍骄。"而这里还出了一位浣花夫人,在当时与杜甫是邻居。
再来就是"橘井"指的橘井秋香,这是蜀王府里的一眼古井,又称"菊井"。得此名是因为在古井周围,都种满了各品种的菊花,每到菊花盛开时节,菊香越壕墙而出,飘至如今的天府广场,朱让栩便会到这里来赏菊吟诗。因此,这自然出现在他的《成都十景》中。
第七个景色是"墨池"所指的墨池怀古,相信很多人也都知道这个典故,就是西汉的辞赋家、思想家扬雄由于日夜读书写字,便在自家的水池里洗墨,时间一长,整个水池都变黑了,便有了洗墨池的典故。扬雄,字子云,他居住的地方叫草玄堂,人们为了纪念他,后来将这里称为子云亭。相传,曾经有人梦见一条青龙从天而降,落在洗墨池中化成一位美女,于是人们又在这里修了一座龙女祠来拜祭,并将这条街命名为"青龙街"。
"济川"指的是济川野渡,城东南的济川渡口水运繁忙,这里芦雁飞雪,渔舟唱晚,各种画舫小艇、万里客船更是熙来攘往,成为成都独特的一大景色。
"钟鸣"自然指的是昭觉晓钟,位于成都城北的昭觉寺,素有"川西第一禅林"之称。重重森柏加上暮鼓晨钟,显得整座寺院古朴肃然。清朝的康熙皇帝亲赐昭觉寺"法界精严"匾额,并题诗赞之:"入门不见寺,十里听松风。香气飘金界,清阴带碧空。霜皮僧腊老,天籁梵音通。咫尺蓬莱树,春光共郁葱。"
最后一景,就是"官柳"所指的市桥官柳,以前的成都每月都有固定的"市",比如上个月是"花市",这个月是"鸟市",下个月是"珠宝市"等等。大家也可以想象,不算是什么"市",这里都万商云集,人来车往,好不热闹。说明当时国家昌盛,蜀王贤德,百姓安居乐业。
通过朱让栩的诗,我们也可以了解当时成都的盛况。而说完他的文学作品,接着我们来说说朱让栩的政绩。与历任蜀王一样,朱让栩也曾多次捐禄振荒,正德年间,他便曾捐银二千两作为军饷,因此得到明武宗嘉奖。
嘉靖二十年,北京太庙因天灾被毁,修建太庙耗资巨大,正在明世宗纠结应该让谁捐钱的时候,朱让栩主动站出来了。据史料记载,朱让栩曾向朝廷献金660斤,其实就是这一次,其中包括黄金60斤、白金600斤。
明世宗早就听闻蜀王贤德,曾在嘉靖十五年就赐敕嘉奖,并署坊表曰:"忠孝贤良"。没想到,如今他还没有正式下令,朱让栩就收到风,率先做出表率。激动之下,明世宗不仅"酬以玉带币帛",还"加岁禄二百石,玉带一"。不过朱让栩辞掉了岁禄,只接受玉带。
嘉靖二十六年,成都府的城墙坏了,要修理城墙必须得到朝廷准许,于是朱让栩上奏表示他打算自掏腰包修理。结果明世宗知道后,立马就派人去帮忙。然而没过几天,朱让栩就去世了,享年47岁,谥曰"成"。
朱让栩的正妃是西城兵马指挥何世昂之女何氏,何氏并未给朱让栩生下子嗣,且于嘉靖八年去世。当年五月,朱让栩向朝廷奏请,希望册封已经为自己生了三个儿子的杜氏为继妃,得到准许。朱让栩去世后,其第三子朱承爚于半年后袭爵。
表面上看,朱让栩一生贤德,也受到皇帝敬重。然而事实上,身为亲王的他,也曾被四川都司都指挥刘永昌骑在头上欺负。至于这件事是怎样的,以及最终结局如何,我们下一篇文章再细说。
(参考文献《明实录》《明史》《成都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