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迎奉汉献帝前,有人劝说袁绍抢先迎接,他为何拒绝呢?

2022-12-11 20:00     情怀历史号

曹操在迎奉汉献帝之前,就是一个地方上的诸侯,实力算不上是最强的。可是在196年,曹操将汉献帝迎接到了许县,之后"挟天子以令诸侯",用东汉朝廷的名义征讨各地诸侯,并招揽天下的人才,从而迅速壮大了力量。不过在曹操之前,袁绍是有机会迎接汉献帝的。

公元195年,汉献帝遭到李傕、郭汜等人追击,最终来到了洛阳。得知这一消息后,沮授立即向袁绍建议,"今州城粗定,兵强士附,西迎大驾,即官邺都。挟天子而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谁能御之?"沮授提议将汉献帝迎接到邺城,挟持天子,号令天下,征讨那些不服从的诸侯。

当时,袁绍的实力要超过曹操,且距离洛阳很近,完全可以在曹操之前实现这个计划。不过,因为以下几个原因,袁绍没有付诸行动。

一、袁绍不想受到掣肘

袁绍开始的时候,打算采纳沮授的建议,不过却遭到了两个人的反对,他们是郭图、淳于琼。这两人说:"汉朝王室衰败,为时很久了。现在想振兴王室,不也太难了吗?再说,英雄同时兴起,各自占领州郡,联合聚集徒众,动辄有上万人,这正像秦朝失去帝位,先得到的人成为天子。现在接来天子,动不动就要上书奏闻皇上,不服从则违抗皇命,这不是一种好办法。"

由此,非常明显的是,迎接汉献帝固然能够获得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好处,却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天子的限制。在郭图、淳于琼等人的劝说下,袁绍认为自己完全不需要汉献帝大义的名分。因为自己的势力是当时最强大的势力,依靠自己的实力,已经完全可以统一天下。如果奉迎了汉献帝,反而会让自己将来夺取汉室江山的计划出现波折。

同时,在袁绍麾下,还有不少心怀汉室之人,像郭图、淳于琼这样认为汉室不可复兴的人还是占极少数。以沮授为首的一大批人员,还抱着正统的思想观念。直到官渡之战前,袁绍的手下耿包向他写密信请求他自立,还遭到了绝大多数人的反对。从这一角度来看,只要袁绍选择迎奉汉献帝,就将面临部下离心离德的风险。

进一步来说,曹操迎奉汉献帝后,麾下的荀彧等人忠于汉室,反对曹操称魏公,甚至汉献帝还发起了衣带诏等反击行动。所以,袁绍如果迎接汉献帝,也少不了这些风险。反之,任由汉献帝自生自灭,则不会有后续的掣肘了。

二、袁绍觊觎皇位

建安二年(197年),袁术在寿春称帝,建号仲氏,置公卿,祠南北郊。

建安四年(199年),走投无路的袁术,前往灊山投奔他以前部曲雷薄、陈兰,却为雷薄等拒绝,于是又将帝号归于袁绍,写信给袁绍说:"天命离开汉室已经很久了,靠天下人扶持。现在您拥有四个州,户口达百万人,论势力谁都不可能同您争强,论地位谁都不可能比您高。曹操虽然想扶助衰弱的朝廷,怎么能够将断掉的天命重新接上,将已经灭亡的朝廷重新振兴呢?我恭敬地将天命送给您,希望您使它振兴。"

对此,袁绍同意接纳袁术,这无疑暴露了袁绍的称帝野心。当然,因为曹操派出刘备前去拦截,袁术、袁绍兄弟没能会合。

袁绍不奉迎汉献帝的根本原因,是他过于自大,早已有了不臣之心。他自以为自己的实力强大,不屑于像曹操那样去借助朝廷大义的名分。而且,袁绍也希望汉室朝廷早日灭亡,以为自己代汉为帝创造条件。基于此,他没有理睬沮授等人提出的建议。

三、袁绍曾打算改立刘虞为皇帝

早在公元189年,董卓来到都城洛阳。在篡夺大权后,董卓废掉汉少帝刘辩,改立刘协为皇帝,这就是汉献帝。对此,袁绍是十分不满的,甚至不承认汉献帝的正统地位。于是,初平二年(191年),冀州刺史韩馥、勃海太守袁绍以及山东诸将商议,由于皇帝年幼且被董卓控制,想立汉室宗亲的刘虞为新皇帝,刘虞坚决不肯;于是韩馥等人又请刘虞领尚书事,以便按照制度对众人封官,刘虞再次拒绝。

虽然刘虞没有同意袁绍等人的方案,不过,对于袁绍来说,如果现在去迎接汉献帝,着实比较尴尬。况且,因为反对董卓改立汉献帝,袁绍在朝廷的叔父袁隗,遭到了董卓的杀戮。所以,袁绍如果迎奉汉献帝,就无法交代此前的讨伐行动,也无法面对被杀的袁家人。

大家都爱看
更多
阅读下一篇

史上真有飞天面条神教,希腊人认为面包神帮他们赢了波斯|文史宴

文/H.E.雅各布 本文涉及到史前地母和谷神的信仰,这种信仰是全球性的,在文明创建之初至关重要。原始人认为大地有如母神,地里长出庄稼就好像是母神生产,而庄稼则是谷神(或曰农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