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园修缮活化后正式对外开放,带你“穿越”至百年前的史语所

2022-12-18 09:00     南方都市报

带有伊斯兰风格的拱券门廊,清水红砖墙,西式栏杆、拱券……位于广州越秀区恤孤院路12号的柏园,近年来被确证为民国时期"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以下简称"史语所")的创办旧址。

4月18日,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收到国家文物局批示,正式启动对柏园的修缮保护工程。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古建筑研究所对柏园进行了历史考证、勘察测绘,并邀请柏园的老住户座谈,了解柏园的历史面貌,并据此制定科学的修缮方案。

日前,柏园正式对外开放。走进柏园,人们不仅能够透过历史建筑、基础展陈"穿越"至百年前的史语所,还能够享受"柏园粤书吧"这一公共文化空间,近距离感受这座文物建筑带来的氛围和体验。

修缮后的柏园。陈小铁 摄

启动百年建筑修缮保护之路

柏园在1923年左右建成,距今已有近百年。1928年7月,史语所创立于文明路国立中山大学内,10月在柏园正式成立,这是中国第一个国立考古学、历史学和语言学等现代人文学科的研究机构,曾聚集傅斯年、顾颉刚、杨振声、陈寅恪、赵元任等一批享誉世界的学者,在殷墟考古发掘、古文字、民俗学、方言调查、人类学、民族学等多个领域取得辉煌成绩,奠定了中国现代新学术发展的起点。2018年2月8日该建筑被广州市人民政府确定为广州市历史建筑。

2022年4月18日,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收到国家文物局批示,正式启动对柏园的修缮保护工程。刚刚接手柏园这一项目时,原本的住户还没有完全搬走,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古建筑研究所只能先进入三楼进行初勘,以此推断、了解一二楼的平面格局和空间布局。

修缮改造前的楼梯间。

修缮改造后的楼梯间。

在广东省委办公厅、广东省委宣传部的支持下,广州市人民政府、越秀区人民政府等有关部门开展大量协调工作,通过房屋调换等方式,于6月15日完成柏园内住户的搬迁工作。

由于建筑的层高有4至5米,很多住户为了居住方便,在原本的空间布局基础上加了一层阁楼,还隔出了很多小间,天井四周也围了一圈铁栅栏。这些后加的铁栅栏,待住户全部搬离后,第一时间被拆除。

修缮前,柏园西座一楼西南房间被加上一层阁楼。

刚开始介入修缮时,主要是按照历史建筑要求对柏园做轻微修缮。7月23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第十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将柏园列入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录。8月2日,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根据最新要求编制的《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柏园修缮设计方案》获得批准。

修缮是不断发现的过程

柏园是民国时期在东山口片区乃至广州市体量较大的一幢居住建筑,有较大的庭院。不同于简园、逵园等独立别墅,柏园每层的面积更大,像是大平层公寓。

柏园也是广州近代建筑融汇中西建筑文化的代表:建筑南面中部带有伊斯兰建筑风格的拱券门廊;东西两翼入口的爱奥尼柱式双柱组合支撑的门廊和露台;它还有带涡卷的平券窗楣以及多处拱券门楣等等。天井上方的歇山筒瓦屋面屋顶,又是带有传统的岭南建筑风格。

"古建筑的修缮过程是一个不断思考的过程。"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古建筑研究所所长蔡凌透露,由于时间紧张,团队的勘察和施工相交错。拆一堵墙之前,需要根据建筑修建时砖块的砌法来判断。比如,后面加上去的砖块跟原本的墙体砌法在衔接上,有不少是不合逻辑的。

在柏园二楼两间房之间的走廊上,有些窗户被后来的住户堵住,只剩下一面的墙壁上安装了窗户。团队根据对称结构的逻辑不断尝试,发现另一边的窗户用木板封死了,在上面又重新覆盖了墙漆。后架设的壁橱顶到房顶,新建的卫生间破坏了原本的地砖……团队指导施工人员将这些一一清理、复原,使建筑露出最本真的模样。

修缮也是一个不断发现的过程。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古建筑研究所刚刚进入柏园勘察时发现,入口门廊的地面比室内的地面高了许多,很像在原来的基础之上,直接覆盖了现代的地砖。于是,请施工团队尝试将上覆的地砖掀掉,再拿手工的小铲子一点点地将水泥铲掉,使得被现代地砖覆盖的花砖露出了本真的模样。

庭院中部的白色拱券门廊(修缮前)。

庭院中部的白色拱券门廊(修缮后)。陈小铁 摄

根据以往照片对比,蔡凌发现,庭院中部的白色拱券门廊不符合整体建筑风格,上覆的材料也是现代的,上面隐约浮现出一些花纹,便请施工人员小范围清理拱券门廊。"我们惊喜地发现,米黄色的墙面下竟是色彩绚丽的编织纹样花砖。这些都是在测绘的时候看不出来的,需要审慎分析、不断尝试。"蔡凌说。

为古建筑配"新供血系统"

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曾对广州市历史建筑做过数字化信息采集,建立了大量的档案。进入柏园后,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古建筑研究所重新进行了数据的采集和矫正,对柏园进行全方位的数字化信息采集,与原有情况比对,还原出建筑本来的面貌。

在修缮改造的过程中,虽然没有找到最原始的设计图纸,但住户的口述访谈,帮助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加深了对建筑的综合理解。蔡凌回忆,20世纪50年代第一批入住的一位住户听到柏园即将被修缮,特地到简园找到她,期望与她见面。

这些住户入住的时间在20世纪50年代,为进一步了解柏园的历史,蔡凌及其团队邀请曾经的住户举行了两次座谈会。在座谈会上,除了通过口述回忆建筑的历史,住户还带了很多与柏园相关的历史照片。

"他们有个群,大概聚集了30多个发小,三四岁便随父母亲住在柏园,一直到20多岁,甚至有些人到2000年后才搬走。"住户还和她分享过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原来,柏园的院子里是假槟榔树,后来,东边这棵死掉了。由于小朋友很淘气,总是在院子里面踢足球,足球踢到窗户上会把玻璃砸烂,惹得父母很生气,干脆重新补种了两棵树。

与曾经的住户座谈。

从照片的背景可以看出这栋建筑的变化。比如,原本柏园走廊前的拦板还有两边,现在只剩下一边;三楼阳台栏杆是竖直的,现在却变成了外凸的弧线型。

刚刚进入柏园勘察时,当时里面的住户也会耐心地与蔡凌及其团队分享居住时面临的问题,比如庭院积水、排水不畅、卫生间堵塞等。基于此,在拟定建筑修缮方案时,团队决定重新建造排水、雨污分流系统。

除了尽最大的努力使得建筑回归史语所当年的样子,修缮改造还涉及与功能相关的基础设施增补。蔡凌表示,开放给广大的市民参观,需要具备一些必要的功能。将新的基础设施安装到文物建筑中要非常审慎,不仅要关注技术,反复调适,还要关注细节,将对文物建筑的影响降到最小。"整个建筑相当于重启了,比如排水供电、网络安防系统等,就像给它配了一个全新的供血系统。"

"穿越"至百年前的史语所

在修缮改造的那几个月里,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古建筑研究所团队几乎每天都要来工地,对建筑的承重结构、墙面、天面、门窗及室内的花阶砖、楼梯扶手等构件残损的部分进行修复,以最大限度保留原有材料、使用原有工艺,留存住建筑的历史和美学价值。除此以外,还特别注意细节,小到灯具、把手都是由团队亲自到市场去挑选、定制。

在蔡凌看来,修缮改造工作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还有一些没有弄清楚的问题,可以留在未来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考证,循序渐进地去做。"

开放后的柏园分别在西座首层和二层,设立了"柏园粤书吧"和主题展览。

位于一层的"柏园粤书吧"是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首个开办在文物建筑中的粤书吧项目,特别选取了与"史语所"人物相关的著作和文物考古类主题图书,着力向参观观众展示此地旧址所承载的学脉源流。

"柏园粤书吧"共配置图书近4000册,陈列中有《黄际遇日记》《容庚文集》《埃及考古学》《燕园建业》《民国文献资料全编》等书籍。其中,《容庚文集》收录了广东文化大家容庚相关的治学论述。容庚参与了"史语所"最初的创立工作,曾担任"史语所"特约研究员。

修缮后西座一楼西南房间成为"柏园粤书吧"。 陈小铁摄

西座二楼大厅主题展览现场。

位于二楼的主题展览分为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创办、初创时期的研究工作以及旧址(柏园)的保护利用等三部分。

在展览中,可以通过图文和实物展品了解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学人深入中国南方及西南地区考察,开创人类学、民族学西南民族调查研究的先河的历史脉络,还能够感受多件"史语所"前贤所用过的同款实物工具,如董作宾及殷墟考古团队所用测量仪、赵元任先生所用蜡筒蓄音机等。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览创新地将赵元任等在方言调查中使用的材料《北风跟太阳》和台山语料《讨新娘》设计成为互动装置,让观展者能够通过材料语音感受不同方言的魅力。

"我们不仅在文物建筑中打造了一个展览,也营造了一个公共空间,使得市民群众可以在这里'穿越'至百年前的史语所。"蔡凌期望,柏园重新开放后转化为了一个公共建筑,能让更多的市民群众近距离感受文物建筑的魅力。

采写:南都记者 王美苏

除署名外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视频:南都记者 李竹 张德威

大家都爱看
更多
阅读下一篇

胤祹:父亲在位61年,母亲活了97岁,不参与九子夺嫡,他才是赢家

中国古代封建历史中,有关皇位的争夺,是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而在这之中,又以清朝康熙年间 九子夺嫡 最为激烈。 不过世人不知道的是,表面上,雍正成了九子夺嫡的最后赢家,但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