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陆大鹏
中世纪欧洲各国的贵族其实特点各异,这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各国日后的政治走势。陆大鹏兄对德国贵族进行了详尽解析,兼带也介绍了英国、法国、俄国、波兰贵族的特点,读完此文可以加深对贵族制的理解。
请输入标题 bcdef
本文欢迎转载。
首先要强调的是,由于诸多历史原因(长期割据分裂、宗教改革造成的多种宗教对峙等),德意志贵族是高度异质化的群体,在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精神面貌、职业与财富来源甚至种族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别,所以其实并不存在统一的、典型的德意志贵族。
历史学家艾卡特·孔策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彻底打乱了德国旧有的社会形态、彻底消灭了部分贵族生活的物理空间和权力基础(比如东部领土的永久性丧失),使得德国贵族变得较为同质,所以1945年之后才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德意志贵族"。
与其他国家的贵族相比,德意志贵族有一些值得一说的特殊之处。
神圣罗马帝国版图
中国读者可能对英国贵族最熟悉。
英国贵族(Peer)体制基于头衔,而头衔与土地联系紧密。比如牛津伯爵在世的时候,享有"牛津伯爵"头衔的只有一个人,他的儿子们不会拥有"牛津伯爵"头衔,并且儿子们如果没有自己的头衔的话,在法律意义上算是平民。
不过贵族的儿子往往被礼貌地称为某某勋爵(Lord),尽管这不是具有实质意义的头衔,而只是"礼称"(courtesy title)。要等老伯爵去世后,他的长子才会变成下一代牛津伯爵,而新任伯爵的弟弟们如果没有头衔,就仍然是平民。
俄国贵族体制则完全不同,是基于血统的。贵族的所有儿子自动拥有父亲的头衔,比如《战争与和平》里老保尔康斯基公爵还在世的时候,他的儿子安德烈也被称为"保尔康斯基公爵"。如果安德烈有兄弟的话,他们也是保尔康斯基公爵。 这就导致俄国的贵族比英国多很多。
由于长子继承制发展和普及的程度在不同地方和不同群体当中有差别, 德意志贵族的情况介于英国和俄国这两种极端状态之间。
侯爵(Fürst)、方伯(Landgraf)、公爵、国王等高级贵族的儿子有一个专门的头衔:公子(Prinz)。比如,一位侯爵在世时,他的儿子们的头衔都是公子。长子继承父亲的侯爵头衔之后,他的兄弟们仍然是公子。这有点像英国的贵族制度。
原因大约是,德意志的这些高级贵族在历史上曾享有君主的地位,他们是神圣罗马帝国框架内的诸侯或邦君。一国之君自然只有一个,邦君在世的时候,他的儿子和兄弟当然不是邦君。
而"所有儿子均享有与父亲相等头衔"的情况,出现在等级较低的德意志贵族当中,主要是伯爵和男爵。这比较像俄国的情况。比如艾卡特·孔策研究的伯恩斯托夫伯爵家族,所有男性成员都拥有伯爵头衔。
但是,该家族执行长子继承制,所以尽管兄弟几个都是伯爵,但只有长子可以继承祖传的大部分产业,弟弟们是没有土地的伯爵。
再举一个特殊的例子。铁血首相俾斯麦的伯爵头衔传给了他的两个儿子,但他的侯爵头衔只能传给长子。尽管在第二帝国时期大多数侯爵已经不再享有历史上曾经享有的邦君地位,次子仍然不能与父亲和长兄共享侯爵头衔。
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四世(Friedrich Wilhelm Ⅳ , 1795-1861)曾打算效仿英国习俗,将贵族头衔与土地挂钩并实施严格的长子继承制,那样的话就只有长子能继承父亲的头衔和土地,但国王的努力被贵族们挫败了。
铁血首相俾斯麦的长子
第二代俾斯麦侯爵赫伯特
(C. W. Allers绘,1892年)
此外,关于德意志贵族的头衔,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茜茜公主"(奥地利皇后伊丽莎白)的父亲马克斯·约瑟夫的头衔往往被翻译成"巴伐利亚公爵",但其实他只是维特尔斯巴赫家族一个幼支的成员,地位远远没有"巴伐利亚公爵"这个头衔听起来那么显贵,他显然不是巴伐利亚的统治者。
看看原文就知道了,他的头衔比较奇怪,是"Herzog in Bayern",字面意思是"在巴伐利亚的公爵"。这个不起眼的介词"in"具有重大意义,因为真正的巴伐利亚统治者的头衔是"Herzog von Bayern"(巴伐利亚公爵)。德文词"von"相当于英文的"of ",德文的"in"和英文"in"差不多。
历史上维特尔斯巴赫家族曾经有很多分支,各有自己的领地,但都享有"Herzog von Bayern"(巴伐利亚公爵)的头衔。
1506年家族确定长子继承制之后,就只能有一个巴伐利亚公爵了,于是为家族的其他男性成员设立了"在巴伐利亚的公爵"的头衔。这是个很讲究的细节,有点像英国贵族的"礼称"。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总的来讲,如果头衔里的介词是"in"或"zu"(大致相当于英文的"at"),含金量可能比"von"低很多。毕竟他不是巴伐利亚的公爵,而只是一位在巴伐利亚的公爵。在任何一个时间点,巴伐利亚公爵只有一位,而在巴伐利亚的公爵可能有好几个。
另一个现象是,不伦瑞克公爵的头衔是皇帝封给作为整体的韦尔夫家族的,所以该家族的不同分支都用"不伦瑞克-吕讷堡公爵"(Herzog von Braunschweig_Lüneburg)的头衔,后面再加上自己的分支名称。
德意志贵族与英国贵族的一大区别是, 英国较早出现稳固的中央王权,贵族(哪怕是最高级别的公爵)从来不享有主权,从来不是独立的统治者。而在德意志历史上,因为中央王权长期衰弱,大批贵族尽管名义上是神圣罗马皇帝的封臣,但实际上是独立国家的统治者。
直属于帝国和皇帝(reichsunmittelbar),意味着拥有主权(不过与现代的国家主权不能等同),这样的贵族可称为"诸侯"(Fürsten或Landesfürsten)或"邦君"(Standesherr),其家族可称为"统治家族"(regierendeFamilie)。这样的贵族往往被称为"高级贵族"(Hochadel或Hoher Adel)。而诸侯和邦君的儿子们就是"公子"。不曾拥有主权的贵族就是"低级贵族"(niederer Adel)。
直属于帝国的身份令人垂涎。出身波西米亚的洛布科维茨(Lobkowitz)家族为了获得帝国直属地位,不惜花费巨大的经济代价获取了一个极小的帝国直属村庄施特恩施泰因(Sternstein),还"接盘"了该领地欠帝国的巨额债务。
早期德意志存在很多拥有主权、直属于神圣罗马帝国的伯爵、男爵甚至骑士,他们都是各自小国的君主。但随着大鱼吃小鱼和政治版图的整合,拥有主权的邦君越来越少,低级贵族(伯爵、男爵、骑士)大多丧失了主权,臣服于别的贵族。
神圣罗马帝国徽章
丧失主权、丧失帝国直属地位的过程,可称为"陪臣化"(Mediatisierung)。
"陪臣"是源自中国先秦的一个概念,周天子的臣子是诸侯,诸侯的臣子是大夫,而大夫又有自己的家臣。所以大夫对于天子,大夫之家臣对于诸侯,都是隔了一层的臣,称为"陪臣"。日本历史上也有类似的概念。到了19世纪,德意志的大多数侯爵也成为陪臣。
德文"Standesherr"这个词既指邦君,也指陪臣化之后的邦君。被陪臣化的邦君的地位下降,丧失许多特权,但在婚姻市场上他们的地位仍然与拥有主权的统治家族/邦君等同。
所以,一位国王/公爵可以娶一个丧失主权的侯爵的女儿,这仍然算得上门当户对;但不可以娶一个从来没有过主权的伯爵的女儿,否则就是贵贱通婚(morganatischeEhe),男方可能被迫放弃头衔、族长地位和继承权,其子女没有完整的继承权,而且妻子会受到形形色色的侮辱性的限制和冷遇。
如果以德意志的标准来衡量,那么英国贵族全都是低级贵族,因为英国不存在拥有主权、独立统治的贵族。所以,即便是高贵而富裕的英国公爵们,也许到了婚姻市场上还要受到默默无闻、囊中羞涩的德意志陪臣(说不定只是伯爵)的轻蔑。
不过 英国贵族更重视头衔的高低和财富的多寡,而不重视德意志贵族理解的"高"(邦君或陪臣)与"低"(从未享有主权,从未直属于神圣罗马皇帝),因为英国贵族没有这种区分。
英国的威斯敏斯特公爵夫人曾说:"英国贵族惯于对金钱和头衔很势利眼,但对血统是否古老无所谓。"著名的英国贵族"米特福德姐妹"之一南希也说,英国贵族"结婚是为了爱情,而他们的爱情对象总是金钱。英国贵族很少为了让自己的纹章更好看而结婚"。
在欧洲各国贵族当中,德意志贵族在人口中的比例算是中等,不像波兰那样高(5%),也不像瑞士与荷兰那么低(0.1%),大约在0.3%(1810年,巴伐利亚)到1%(1790年,普鲁士)之间。
德意志贵族不像英国贵族那样富裕,也不像很多波兰贵族那样贫穷。
教会诸侯是德意志贵族的另一大特色,他们同时拥有主教、大主教、修道院长等教会神职和世俗诸侯的地位与领地,其他国家几乎没有类似的例子。
本文节选自陆大鹏的新著《德意志贵族》,已获出版社授权独家首发。该书全方位介绍了德国贵族对德国军事、政治、社会、外交的影响,从贵族史的角度过了一遍德国史,并且深入剖析了欧洲贵族制度的运作机制,文笔也晓畅易读,阅读体验很好,大司马读完了全书,强烈推荐。
相关图书
作者: 陆大鹏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世纪文景
副标题: 一个群体的生活、历史与命运
德意志贵族怎样应对纳粹?容克贵族阶层与普鲁士军国主义有什么联系?法国大革命如何开启德意志诸侯的"陪臣化"命运?
本书综合德语、英语世界的各类研究、专著、访谈等资料,将德意志贵族作为主线,细致刻画这一群体在历史长河中的前世今生及跌宕起伏的生活与命运,并由此作为切入点,深入浅出地讲述了欧洲政治和文化的演化。
同时,全书对贵族体制的体系机制做了非常系统的呈现和解析,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日常生活各个角度对德意志贵族的方方面面做了深入透视,是一本德意志贵族百科全书。
热爱一切long ago和far away的东西
我的新浪微博:陆大鹏Hans
微信公号:点击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