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温(312年~373年),字元子,谯国龙亢县(今安徽省怀远县龙亢镇)人。桓温是东晋时期的权臣,晋明帝司马绍女婿,宣城太守桓彝长子。咸康元年(335年),桓温出任琅琊太守。参与庾翼北伐,迁徐州刺史。永和元年(345年),迁使持节、安西将军、护南蛮校尉、荆州都督,掌握长江上游地区的兵权。溯江而上,灭亡成汉,拜征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册封临贺郡公,声名大振。
掌握东晋大权后,桓温改善吏治,抑制兼并,实施土断,重视民间疾苦,改善教育。宁康元年(373年)七月,桓温病逝于姑孰,享年六十二岁,追赠丞相,谥号宣武,丧礼依照安平献王司马孚、西汉大司马霍光的旧例。元兴二年(403年),其子桓玄篡位称帝,建立桓楚,追尊皇帝,庙号太祖,安葬于永崇陵。那么,问题来了,桓温篡夺东晋大权后,为何没能登基称帝?
一、北伐失利,影响了桓温在东晋的威望
永和十年(354年)二月,桓温率军北伐前秦。他亲率步骑四万自江陵出发,由水路自襄阳入均口(今湖北均县西),然后自淅川(今河南淅川东)直趋武关(今陕西丹凤东南),同时命梁州刺史司马勋兵出子午道,合击秦军。在第一次北伐时,桓温虽然在初期取得了一定的战果,不过,因为粮草问题,再加上前秦的反击,东晋士兵大败,伤亡甚众。
永和十二年(356年)八月,桓温兵至伊水(在今洛阳城南)。羌族首领姚襄正围困洛阳,闻桓温来攻,撤军而回,在伊水之北拒水而战。桓温亲自披甲督战,命晋军结阵而进,终于大破姚襄,收复洛阳。在第二次北伐时,桓温不仅收复了洛阳,还命部将剿平蛮贼文卢、妖贼李弘,将首级传送建康(今江苏南京)。到了这个时候,桓温的威望来到了巅峰,距离篡位称帝不过一步之遥。
但是,太和四年(369年)四月,桓温开启第三次北伐。此战,桓温亲率步骑五万,与江州刺史桓冲、豫州刺史袁真一同北伐前燕。最终晋军的军粮耗尽。同年九月,桓温焚毁战船,退军而去。慕容垂率八千骑军追赶,与晋军战于襄邑。桓温大败,死伤三万人。
从整体上来看,桓温北伐是没有取得成功的,特别是在第三次北伐时,桓温又让东晋损失了数万兵马。而这,促使其失去了称帝的条件和威望。
二、没有得到江东王、谢等士族的支持
众所周知,西晋灭亡后,司马睿能够南渡建立东晋,离不开世家大族的支持。换而言之,东晋自建立开始,皇室就不得不与世家大族分享权力。在此基础上,桓温想要取而代之,也离不开世家大族的支持。不过,对于谢安、王坦之等士族,显然不愿意桓温篡位,并积极破话桓温的行动。
比如谢安历任征西大将军司马、吴兴太守、侍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职。简文帝逝后,谢安与王坦之挫败桓温篡位意图。特别是在咸安二年(372年),简文帝司马昱病重,临终前本来想授予桓温取而代之的权力。对此,王坦之正色道:"晋室天下,是晋宣帝(司马懿)和晋元帝(司马睿)建立的,又怎由得陛下你独断独行!"简文帝无言以对,遂命修改诏书,改以桓温仿效诸葛亮和王导辅政。
三、桓温在称帝问题上缺乏自信和果断
简文帝驾崩后,群臣惧于桓温,不敢拥立太子,都认为应请桓温决定。尚书仆射王彪之极力反对,太子司马曜方才得以继位,是为晋孝武帝。褚太后认为孝武帝年幼,且正在居丧期间,再次提议让桓温摄政,结果被王彪之阻止。后来,孝武帝命谢安征桓温入朝辅政,并加其前部羽葆、鼓吹,赐武贲六十人。桓温仍旧辞让,既不接受,也不入朝。
对此,在笔者看来,简文帝驾崩时,桓温的举动是比较拧巴的,这凸显出他在称帝问题上缺乏自信和果断。宁康元年(373年)二月,桓温带兵入朝,拜谒皇陵。当时,都城流言四起,都说他此次入京是要诛除王谢,篡夺晋朝。结果,桓温却只以"卢悚入宫"一案,将尚书陆始收付廷尉。一再错失良机后,桓温也在不久之后患病。最终,桓温于宁康元年(373年)七月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