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中国战场,有这样一支部队,它对中国人民所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其手段之残忍,更是人神共愤,它就是侵华日军第十八师团。
1932年1月28日,日军入侵上海,淞沪会战由此拉开了序幕。当时参战的日军第十八师团,也称"久米师团",作为进攻上海的主力部队,一路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犯下了累累罪行。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第十八师团从杭州湾登陆,再通过安徽广德随后攻占了抚湖,在截断了我保卫南京部队后撤出路的同时,又派遣主力从西南侧翼向南京方向进攻。
原本依山傍水的南京城此刻变得岌岌可危,随着日军的猛烈进攻,不久南京沦陷。十八师团开始在南京城内制造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奸淫我同胞姐妹,残害军民百姓。
十八师团的暴戾行径,让这座六朝古都陷入了悲恸的深渊,一时间,天地失色,江河呜咽。
在攻克南京城后,十八师团并没有停下侵略的脚步,而是一路南下,横扫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泰国,将当地原本的英法殖民军赶出了这些国家。
1942年3月,十八师团进驻缅甸,将中英联军玩弄于股掌之中,造成6万多名中国远征军葬身原始丛林。
新三十八师作为中国远征军主力,其师长孙立人早已对十八师团恨之入骨,立誓要将这些野蛮的兽人埋葬在"野人山",为受尽凌辱而死去的同胞雪耻报仇。
彼时,在中国诸多将领中,还未曾有人敢讲这种话,而孙立人不但敢讲,还敢做,并且最终还成功了。
众所周知,中国远征军一开始出师并不顺利,甚至到了几乎全军覆灭的地步。那后来孙立人所带领的新三十八师是如何扬我国威,令美英盟军刮目相看的呢?
仁安羌一战,孙立人率113团一千多名将士与数倍于我的日军浴血奋战,击杀日军上千人,并成功将7千多名被困英军解救出来,受到了盟军统帅和英国政府的高度赞扬,就连一向趾高气扬的英军也喊出了"中国万岁,中国军队万岁"的口号。
当杜聿明率部队在原始丛林进行"死亡行军"的时候,孙立人选择了"抗命不从",毅然率部队另辟蹊径,全师齐装满员的到达印度阿萨姆邦边境的小镇列多,随后又掉头转过来接应第五军和第二十二师,救出近2000余人。
至此,孙立人所带领的新三十八师在远征战场无一败绩,虽然损失兵力近2千人,但击毙杀伤日军的数量在4千人以上。当时在全国范围内,师一级单位建制的歼敌人数,与新三十八师相比无出其右者。
1943年底,在印度蓝姆迦经过一年时间艰苦训练的中国远征军终于开始了复仇之路。
此时的孙立人已经被提拔为战区指挥官,这是中国将领第一次实际掌控并指挥英国等盟军军队,可谓中国将领在当时所能获得的最高殊荣。
首战,孙立人与日军在"鬼门关"展开激战,他指挥114团一鼓作气拿下12个山头,击杀日寇900余名。
次回合,会战拉家苏,112团一路过关斩将,杀入日军重围,孙立人率领113、114团实施反包围,112团拼死杀出重围,双方在于家邦激战数日,近在咫尺的英军却迟迟不敢支援。
此时新三十八师的武器装备和士气均胜日军一筹,而面对残害我同胞的日军第十八师团,新三十八师将士更是同仇敌忾,展现出了必胜的勇气和信心。
此役,孙立人一共歼灭日军十八师团的2个联队,击毙日军包括联队长在内的2700余人,俘获日军400多人,而且这些战俘几乎全是十八师团的人员。
一开始,十八师团并没有进入南京,但在听闻进入南京的日军开展杀人、强奸的竞赛消息后,十八师团便像打了兴奋剂一般,从抚湖一路烧杀抢掠冲向南京。
其中,53、55联队在进入南京后,"参观了"日军战果,为了证明自己比其他日军更能杀害中国人,更能强暴中国妇女,他们在南京城开始了"收尾"行动。
这段时期,他们逢人便杀,看到妇女无论老幼必要施以兽行。
第三十八师官兵还从这些战俘身上搜出了象征其"英雄战功"的证据,其中一名日本少佐自入侵中国以来,杀害平民78人,强奸妇女49人……
这群战俘中,曾杀害我平民的最少也有20余人,而奸污中国妇女的数量则更多,一名日本战俘说:因为献身天皇的事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所以在侵略中国期间,每到一地就开始奸污中国妇女已经成为了习惯。
在场的114团团长愤怒地指着一名面带笑容的日军少佐怒斥道:"军人兵戈相见,技不如人死于对方手下无怨无悔,军队屠杀平民,残害妇女,这是畜牲才做得出来的事!今天,你们该遭到报应了!"
将士们纷纷请愿,强烈要求枪决这些日军禽兽,112团和114团团长请示孙立人如何处置这些战俘?
孙立人大手一挥,说道:"凡是到过中国尤其是参与过南京大屠杀的士兵,通通活埋,一个不留!"
就这样,400多名双手沾满中国人民鲜血的"畜牲",在一声声哀嚎中,被永远地埋在了"野人山"。
此后,孙立人升任新一军军长,后来在缅甸横扫日军第十八师团和第五师团,并最终解放了缅甸全境。
而孙立人,也践行了自己的杀敌承诺,一生累计击毙日军3万3千多人,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中国战神"。
参考资料:
孙克刚等著:《中国远征军在缅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王楚英:《扬威异域--仁安羌大捷亲历记》
《军事历史》2006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