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是明代历史上的一位著名人物,《明史》称他"英迈过人,历事三朝"。他的命运与明朝两次重大事件--"土木之变"和"夺门之变"紧密联系在一起。"土木之变"之后他成为救时英雄,举国拥戴;而"夺门之变"则使他以"谋逆之罪",命丧刑场。于谦一身正气,同僚为何最终倒戈相向?他既是千古英雄,也是悲剧人物。
倔强严正两袖清风
于谦,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出身官宦世家。他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聪明伶俐,少负盛名。八岁时的一天,于谦骑马在桥边玩耍,惊扰了一位出行的巡按。巡按责备他影响公务,于谦从容说:"千里马急欲上进,一时难以收缰"。巡按见他语意双关,话里有话,便想考考他。于是口出一联:"红孩儿骑马过桥",于谦脱口应对:"赤帝子斩蛇当道",巡按愕然叫绝:"这小孩年纪轻轻,竟能以汉高祖刘邦斩白蛇起义的典故作对子,有气势,不简单!"
于谦15岁考中秀才,24岁考中进士。中进士后不久,他就被任命为山西道监察御史。在山西他纠察百官,体察民情,"廉干"的美名各地传扬。每次进京奏事,于谦都声音朗朗,思路清晰,深得其时在位的明宣宗喜欢。所以,当宣宗平定汉王朱高煦叛乱后,就派于谦控诉朱高煦的罪行。于谦义正词严,声色俱厉,朱高煦伏地大汗淋漓,战栗不已。宣宗欣赏于谦才干,任命于谦以兵部右侍郎衔巡抚河南、山西。
作为明代地方的最高行政长官,于谦在山西、河南等地任职达19年之久。在这19年中,他"威惠流行",甚得民心。他巡视州县,访问父老;赈济灾民,救治疫病。民间有冤狱枉屈的事,可直接到巡抚衙门申诉。于谦这些勤政爱民的措施,得到人们的普遍赞扬,人们称他为"于龙图",有的地方还给他立生祠。
每逢朝会期间,别的官员总要对京城的达官显贵交际馈赠,唯独于谦什么也不带。他在《入京》诗写道:"手帕蘑菇及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于谦这种做法有悖于官场之风,却反映了他的倔强严正。
于谦的"两袖清风",引起贵宠官僚的不满,把持朝政的太监王振更是气急败坏。正统十一年(1446年),王振虚构了一个"久未升迁,心怀不满"的罪名,把于谦送交三法司,判处死刑。山西和河南的百姓听说后,数万人自动联合起来,到京请愿,就连封地在河南、山西的周王和晋王等朱姓藩王也上书替于谦申冤。朝廷看到众怒难犯,只好命于谦仍回原任。
如果不是"土木之变"爆发,于谦也许终其一生,都只是明朝一个兢兢业业的官僚而已。这场事变将于谦推上了政治前台,做出了非常事业。
北京保卫战临危受命
正统十四年(1449年)七月,蒙古族瓦剌部首领也先率铁骑大举南下,年轻气盛的明英宗,在王振等人的唆使下贸然出征。八月十五日,明军被蒙古兵团团包围在土木堡(今河北怀来县沙城镇),十几万明军被歼,就连英宗也做了俘虏。这场形如儿戏的御驾亲征和突如其来的变故,被后来的历史学家称为"土木之变"。
"土木之变"把明王朝推向生死存亡的边缘。也先大军挟新胜余威,欲乘胜追击,拿下北京城,再现昔日元帝国的辉煌。而明朝一方,英宗亲征时已将京畿大军悉数带出,导致京城防备空虚。此时人心大乱,许多富家大户收拾财物、携带家眷,纷纷南逃。
英宗被俘的消息传到皇宫,皇太后和皇后将宫内的金银珠宝搜罗一空,整整装了八辆马车,派人送到也先大营,希望能换回英宗;朝廷上,文武百官六神无主,束手无策。侍讲徐跳出来说,据他观察天象,只有放弃北京,迁都南京才能保全性命,一些官员也随声附和。临时听政的皇太后和英宗弟弟王听后都不知所措。这时,于谦厉声喝道:"主张南迁的,该杀!京师是天下根本,迁都只能使人心和士气涣散,国家也就彻底完了。大家难道忘记南宋的教训了吗?"于谦纵论当时形势,鼓励大家同仇敌忾,击退来犯之敌。于谦的建议得到皇太后和一批正义之士的支持,遂被任命为兵部尚书,组织北京保卫战。
国难当头,首要问题是安定人心。朝臣们平时受够了宦官的窝囊气,把土木堡惨败的原因归结到宦官王振身上,要求将王振诛灭九族。王振的党羽马顺当朝呵斥官员,激起百官强烈不满,他们一哄而上,将马顺活活打死。随后,百官又在宫内寻找王振的党徒,追打撕扯,一片混乱。监国王生性软弱,见此阵势,惊惶失措。于谦一面阻止官员群殴,一面拦住王,让他宣布马顺等人死罪,赦免参与殴斗的官员,惩治祸国殃民的宦官。王一一答应,混乱才得以平息。于谦这时发现,自己的官袍在混战中已被扯破了。
也先企图以英宗为筹码要挟明廷。另立新君成了明朝的当务之急。但当时的太子年仅三岁,不能挑起救亡重担。众臣商议,让监国王继任皇帝。然而,王却死活不愿出面。他认为,皇兄英宗在世,又立有太子,自己名不正言不顺,也不愿意收拾这么个烂摊子。于谦找到王,严肃而诚恳地说:"众大臣推举您做皇帝,都是为国家社稷着想,你也应当以国家安危为重!"在于谦的劝说下,王最终同意登基称帝,年号景泰,史称代宗。明王朝新的政治核心重新建立起来。
在新皇帝的全力支持下,北京保卫战紧锣密鼓地进行。在短短一个月里,于谦集结了20余万大军。他将大军兵分九路,阵列于九大城门之外,主动迎接也先挑战。也先原以为明军不堪一击,只能作困兽斗,北京城唾手可得,但眼见明军旌旗猎猎,严阵以待,便已经心虚。双方激战五天,也先没有讨到任何好处,当得知勤王兵马正陆续赶往北京时,他担心腹背受敌,回去的老路被切断,就决定连夜撤退。于谦领导的北京保卫战取得胜利。
北京保卫战成就了于谦一世英名。国难当头,他力排众议,挺身而出;为保京师,他披挂上阵,率军抗敌。没有于谦,大明的历史有可能突然转向;没有于谦,明朝两百余年的国祚延续也无从谈起。于谦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民族英雄之一。
功臣命丧宫廷权斗
虽有拥立新君、保卫社稷的贡献,但于谦并没有居功自傲、把持朝政。然而有谁能想到,在北京保卫战八年之后,即景泰八年(1457),这样一位品行卓然的功臣竟然被押赴刑场,以莫须有的罪名被砍头。这一切都源于明朝一次有名的宫廷政变--"夺门之变"。
也先撤退后,全国各地的勤王兵马陆续赶到,北京的兵源迅速得到补充。于谦对京军三大营进行改革,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北京城的防守得以加强。也先见无隙可乘,决定释放被俘的英宗。
听说哥哥要回来,代宗一脸不高兴,他说:"当初我不想当皇帝,你们把我推出来,现在他回来了,我该怎么办?"于谦说:"您的帝位已经确定了,这是谁也更改不了的。让英宗留在蒙古部落里,对国家没什么好处,我们还是把他接回来吧。今后有什么事,我会秉公决断。"代宗这才放心,但他还是把英宗囚禁起来了。
事实证明,代宗太相信于谦的能力了,于谦也太过理想化了。险恶的政治斗争仅有忠诚和能力是远远不够的。随着战局稳定、英宗回归,中央权力必将重新分配。此时的于谦不仅无法把握时局 ,反而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代宗对于谦可谓言听计从,甚至连到郊外采摘野菜和晒鱼干这样的事情,都要问于谦的意思。于谦的权力和威望,在官员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也拉开了新一轮权力的角逐,这场权力角逐的总爆发就是"夺门之变"。
"夺门之变"表现为英宗与代宗之间的皇位争夺,而背后却是复杂的朝臣权力之争,这些权力斗争又是围绕着削夺于谦的权力展开。
"夺门之变"的策划人主要有文臣徐有贞、武官石亨和宦官曹吉祥等。
徐有贞就是在"土木之变"发生后主张逃亡的徐。因当时受到于谦的呵斥,屡屡受到同僚讥笑,于是改名有贞。于谦当政后,他曾走过于谦的后门,希望到国子监任职,未能如愿。他认为于谦影响了他的仕途,便蓄意报复。
石亨曾因与蒙古人作战失败而遭弃用,于谦见他有才华,就推荐他组织北京保卫战。因保卫北京有功,石亨加官晋爵。石亨认为于谦对自己有大恩,便想方设法报答于谦。他奏请皇帝加赏于谦的儿子,于谦却对此严辞拒绝,并指责他营私舞弊。石亨大骂于谦不识好歹,从此结下怨恨。
宦官曹吉祥掌管大内禁军和内廷侍卫,惯于溜须拍马,见风使舵。他手下的太监滋事寻衅,屡受于谦压制。曹吉祥认为,于谦的存在对自己是一种威胁,也决计除掉他。
景泰八年(1457年),代宗突然染病,卧床不起。徐有贞、石亨和曹吉祥三人见时机已到,发动政变,把英宗接到奉天殿,上朝听政。次日清晨,群臣汇聚朝堂,见坐在金銮宝殿上的是英宗,都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只听英宗说:"各位爱卿,景泰皇帝病重无法处理朝政,大家希望我复位。你们仍然官任原职,各忙各的事情吧"。英宗被困守八年之后,终于第二次登上皇帝宝座。一个月后,代宗死去。
复辟当日,英宗就将于谦逮捕入狱。但是想要杀掉于谦这样一位有功于社稷、为官清廉的大臣并不容易,必须要找一个听起来可以服众的借口。英宗在徐有贞等人的策划下,用历史上惯用的"莫须有"手法,以"谋逆"的罪名将于谦处以极刑。这些都是牵强附会和捕风捉影的事,英宗心中也知道于谦是冤枉的,十分犹豫。徐有贞进言:"不杀于谦,夺门就没有正当的名义。"英宗这才下定决心。
于谦是一位完美主义者和理想主义者,他有忠诚无私的人格与济世为民的抱负。年轻时,他就以一首《石灰吟》言明心志:"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混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他始终如一地严格要求自己,过着苦行僧式的生活。于谦被抄家时,家里除了代宗赐予的宝剑等物品外,别无余物。
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南宋时,爱国英雄岳飞力主抗金,被奸佞小人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三百年后,抗击蒙元贵族入侵的于谦以"意欲"谋反罪被处死,罪名都耐人寻味。巧的是,两人死后都被安葬在杭州美丽如画的西子湖畔,接受人们的凭吊。清代文人袁枚对两人有高度的评价:"江山也要伟人扶,神化丹青即画图。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读来颇感公允,也让人感慨良多!
于谦啊,于谦啊
大明朝经明太祖朱元璋、建文帝朱允文、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五代后,传到了明英宗朱祁镇之手。
朱祁镇即位时年仅九岁。朝中大事在禀报皇太后以后再施行。时有司礼太监王振在朱祁镇小时就时常陪同其玩耍,天长日久,得到了朱祁镇的欢心。朱祁镇做了皇帝后,尊其为"先生",并要公侯们尊他为"翁父",又把一切军国大事交他统管,朱祁镇落得在一边做个逍遥皇帝。一个太监混到这个份上,岂止是"光宗耀祖",简直就可"名垂青史"了。当今中国若有个什么"委员会"之类的东西,想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国历史十大著名太监"的评选活动,那这个王振肯定会名列前茅。其次才是李莲英、安得海之类的人。
公元1448年,瓦刺首领也先率大军入侵。二十一岁的英宗皇帝在太监王振的"教导"下,率大军亲征。一般情况下,皇帝亲征能鼓舞士兵的士气,增强必胜的信心。但这一次皇帝亲征,军事指挥大权完全操在一个不懂军事的太监手中,结局肯定是必败无疑的了。出征不久,皇帝亲率的大军就在土木(今怀柔境内)被围,几天之内全军覆没。英宗皇帝成了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战地俘虏。而皇帝的"先生"太监王振也在乱军中被杀身亡。这就是大明朝历史上著名的"土木之变"。
皇帝老儿成了俘虏,也先大军迫至京师!消息传来,京师震动,群臣哭于朝堂,不知如何是好,还有一些大臣主张迁都南京,大明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就在这生死存亡之秋,时为兵部侍郎的于谦,从国家大计出发,力主"国不可一日无君",立英宗之弟朱祁钰为君,尊英宗为太上皇,坚决抗击瓦刺入侵。朱祁钰即位后,改年号"景泰",升于谦为兵部尚书,委之以大任。于谦具有很高的军事、政治才能,且临危不惧。仓促之间,移粮入京,部署大军守城,屡败也先于北京城下,瓦剌大军被守城的明军斩首万余,九万多溃散逃亡,也先被迫撤兵。
代宗朱祁钰在众人立他为帝时,万般地推辞,生怕象大宋朝的钦宗皇帝一样成个亡国之君。在于谦率军大败也先后,不知不觉间尝到了做皇帝的甜头。当众大臣从维护大明朝的脸面出发,要求派使者迎回英宗时,朱祁钰大为不悦。这种心理与赵构皇帝不想迎回徽宗和钦宗皇帝的心理是一模一样的!又是这个于谦,从大明朝的尊严出发,打败也先后就力劝代宗迎回英宗皇帝,代宗万般无奈,只得派于谦等人把英宗皇帝接了回来。英宗皇帝回归后,这代宗象防贼似的把他圈禁在南宫内。堂堂大明朝的皇帝,一但手中没有了权力,就与一个囚徒无异。这也不能怪代宗皇帝不念骨肉亲情,实在是封建独裁专制制度逼得坐在皇帝大位上的人天良丧尽!
代宗皇帝在位时间虽短,但这个皇帝有一个最大的长处就是任用贤能,励精图治。在位八年,朝中的大事小事都听于谦的。若于谦是一个私心极重的小人,那么偏听偏信就会误国误民。偏这于谦象大唐的名相魏征一般,为人做事是大公无私,所有主张无不是在为大明朝和黎民百姓着想。时有朝中大臣石亨想讨好于谦,特上奏皇帝,保于谦之子于冕赴京做官,于谦竟当廷斥责说:"国家多事,臣子义不得顾私恩。且亨位大将,不闻举一幽隐,拔一行伍微贱,以裨军国,而独荐臣子,于公议得乎?臣于军功,力杜侥幸,决不敢以子滥功。"
象于谦这样为官清正廉明、不徇私情、政绩卓著、拒马屁于千里之外的人,是很容易得罪同僚的。若不是遇上乱世,就不可能出人头地。若没有朱祁钰这样的好皇帝高度的信任,就没有他施展才能的广阔天地。可是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仁人志士有几人有此殊遇?在一个靠伯乐赏识千里马的国度,千里马能出人头地的概率相当于当今社会买体育彩票中大奖的概率。难怪我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五千年,现在从军事、政治、经济、科学、教育、社会管理、官员选拔、官员素质、……方方面面都在世界上倒数第几!而象美国这样建一个"跑马场",凡自认为是千里马的都可去比试比试,谁有才能谁就能出人头地……他美国上至总统,下至村长,个个都是从那个"跑马场"上脱颖而出的高手,他不做这个地球的"球长",那才是怪事一桩。中华民族立国两千年,现在还是世界上的劣等贫穷国家,而美国立国仅两百多年,成了世界上无与伦比的巨无霸。追根溯源,就是与那个"跑马场"有直接的原因。若中国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就知道建个"跑马场",那么以中国的人多势众、资源丰富、地域辽阔,肯定能两千年如一日地在世界上执牛耳。也不会有为了皇帝大位而进行的无数场战争、农民起义、宫廷阴谋之类的东东。当十多亿中华儿女为五千年悠久的历史自豪时,面对立国仅二百多的美国和他所建的那个"跑马场"是不是也应当有一丝的羞愧感:这样的"跑马场"咱中国人为什么两千多年都建不出来呢?--据说上世纪九十年代,有一小部分中国人在一个小岛上学习美国,建了一个"跑马场",可是中国的"伯乐委员会"派代表莅临小岛临场观摩了那个"跑马场"后,下达了一个国家级的"鉴定书":这"跑马场"还是没老祖宗们传了几千年的"相马术"好。那赛出来的马儿没一个是听话的,就算是千里马,也没多大用处。--对不起,扯远了。
大明王朝经"土木之变"后,一度元气大伤,幸有于谦这样的中流砥柱挽狂澜于既倒,再加代宗皇帝这样知人善任的明君虚心纳谏,短短几年间,大明朝就国泰民安,呈现出一番中兴的气象。朱祁钰不愧是大明朝二百多年间屈指可数的英明之主。若其在位的时间能象朱元璋、朱棣一样有二十多年,那么大明朝必将出现一个"景泰之治"的盛世。
古往今来,凡是皇帝老儿钦定的接班人,有几个英明之主?就是斯大林这样的残暴统治者不也钦定了一个"你办事,我放心"的庸才马林柯夫?倒是受命于危难之际的朱祁钰这样的皇帝,倒有一些才干。
景泰八年即公元1457年,朱祁钰病重,石亨、曹吉祥、徐有贞等几个在朱祁钰当政时不受重用的人趁机发难,把英宗皇帝从南宫中接回金銮殿。朱祁镇复辟成功!复辟后的朱祁镇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抵御外侮,不是安抚百姓,而是把有大功于大明朝的于谦和深得朱祁钰、于谦信任的王文、范广抓进大狱!于谦当年力主迎回英宗皇帝,而英宗皇帝复辟后,竟是如此结局,不禁令人唏嘘。象于谦这样廉洁奉公的治国干才,在中国封建专制社会中,其政治生命和个人的生命都系在一个皇帝身上,一旦这个皇帝有什么三长两短,那么他的一切就完蛋了。这不仅是于谦个人和大明王朝的悲哀,也是我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的悲哀。
当石亨、徐有贞以"谋逆"大罪要英宗皇帝处死于谦时,英宗皇帝尚有所犹豫地说:"于谦实在功。"但徐有贞说:"不杀于谦,此举(即复辟一事)为无名。"英宗皇帝闻言后如醍醐灌顶,立即下旨:处死于谦,暴尸街头。
朱祁镇杀于谦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在朱祁镇做俘虏期间,于谦力主:"国不可一日无君,立朱祁钰为帝。"这皇帝大位是我朱祁镇的私物,我虽成了俘虏,可还是个皇帝,你这于谦,竟擅自把属于我的东西送给我的弟弟。不杀你不足以平我心中之大愤。
杀掉于谦后,英宗皇帝又下旨表彰太监王振,称其为"精忠"。是非黑白颠倒如此,代宗皇帝还真不该把这个英宗皇帝从也先的俘虏营中救也来。
于谦之冤,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继岳飞之后的又一大奇冤!
岳飞之冤,国人是妇孺皆知,而于谦之冤,国人知道的就不是太多。
几年后,边患再起,做过俘虏的英宗皇帝闻警丧胆。时有大臣吴瑾进言:"使于谦在,当不会有寇至此!"朱祁镇胀红一张脸,竟不敢做声!
英宗皇帝死后,英宗的儿子朱见深为于谦平反昭雪。
可谁又知道大明王朝在一百多年后,重演于谦悲剧:一代良将袁崇焕被崇贞皇帝活剐而亡!其惨烈比于谦有过之无不及!
老狼八十年代曾读过于谦的一首诗,现在想从故纸堆中翻出来献给网友,但已无处寻觅。只得凭自己的记忆将其录在下面,以飨各位网友。若有错处,请多谅解!
《咏石灰》:
千锤万击出深山, 烈火焚烧只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谨以此文祭悼被冤杀的一代良将、一代良相于谦于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