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沈醉的回忆录曾说过这样的一个故事,有一次戴笠的儿子戴藏宜借了沈醉300元公款迟迟未还,沈醉很着急无奈下去找戴笠,戴笠不仅立即还了沈醉的钱揍了戴藏宜一顿,还让戴藏宜好好和沈醉学学。这件事让沈醉觉得戴笠对他一直都是很重视和喜欢的,所以他才可以一帆风顺。
军统四大金刚之一的沈醉,年仅18岁便进了军统的前身复兴社,28岁时便已然是军统局总务处的少将处长。戴笠素来注重乡土情,所以军统中浙江江山县的人占据半壁江山,而来自湖南湘潭的沈醉可以获得这般成绩,其实和他的能力是分不开的。
沈醉进入复兴社是余乐醒介绍的,当时的沈醉年纪和戴笠的儿子一般大,对于这样的一个小伙子戴笠甚是喜欢,甚至还拿出100块钱让他好好在杭州玩玩。直到后来沈醉才明白,之所以戴笠当时对他好是因为他年轻单纯,可塑性极高,急需要培养自己心腹的戴笠自然就选中了年轻的沈醉。
无论一开始出于什么样的目的,戴笠后来确实是全力栽培沈醉的。而沈醉也没有辜负戴笠的期望,沈醉能文能武,洁身自好。仅28岁便做到了少将处长的位置。在当时的国民党,像沈醉这般酒色赌抽贪一样也不沾的实在是非常少见。
沈醉能有这般自制力,其实跟他的母亲是有很大关联的。沈醉的母亲罗裙是清末著名诗社南社的成员,沈醉这个名字就是她在李清照的《如梦令》之中择一句"沉醉不知归路"而起的名字,这样才华出众、淡泊名利的母亲,对沈醉的一生影响非常大。
沈醉的母亲见他年纪轻轻便是高层,心中的担忧是大过高兴的。毕竟登高跌重,毕竟年少有位太容易飘飘然,所以他一直叮嘱沈醉:"一个人可以不做官,但要做人"。因此沈醉在做特工的那些年,心里其实是非常矛盾的。因为这个职业和他母亲的教导是背道而驰的。戴笠意外去世后,身处于军统高层的他,不得不卷入了军统的党争中,而毛人凤于他而言并不亲近,为了避祸他主动申请调离,毛人凤直接将他调到了云南,做了云南站的站长。
这是深醉的低谷,也是沈醉人生的一个转机,后来沈醉阴差阳错被云南省主席卢汉要挟起义,终于脱离了特工这条路。而当时他的母亲和妻儿都已经送往了台湾,台湾方面为了宣传向沈醉的母亲罗裙说沈醉已然被杀,老年丧子的罗裙很难经受这个打击,没过多久便客死异乡,一直到去世她都不知道其实她的儿子并没有死。
解放后沈醉在狱中积极改造,后被特赦,1981年他还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出席了第五届政协会议。1996年,82岁的沈醉在北京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