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唐伯虎,相信大家对他的第一印象就是"江南第一风流才子"。
历史上真正的唐伯虎,少年成名,诗书画俱佳。
绘画与沈石田、文徵明、仇英齐名,称"明四家";
诗词曲赋与文徵明、祝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
随着《三言•唐解元一笑因缘》、戏曲《三笑》、电影《唐伯虎点秋香》等文艺作品的广泛传播,其中竟然有唐伯虎娶了九个老婆的荒诞情节,更是让大众认为唐伯虎就是一个风流倜傥才华横溢的江南第一才子。
但其实这些文艺作品都是杜撰的,真实的唐伯虎是一个命运多舛的悲情之人。
唐寅于1470年出生于苏州府吴趋里一个开食肆的小商人家庭。唐寅自述少年时"居身屠酤,鼓刀涤血"、"缠鸡握雉"、"参杂舆隶屠贩之中"。
但其父却非常重视对他的教育,聘请塾师教他读书。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16岁的唐伯虎考中苏州秀才第一名,"童髫中科第一,四海惊称之"。
他先后拜沈周、周臣为师,学习绘画,很快画技就超过了老师,博众家之长融会贯通,又出新意。
在书法上,他初学颜真卿、赵孟頫,后又学李邕、米芾,运笔灵活圆润,俊迈逸群,清新洒脱,笔笔传神。
正当唐伯虎踌躇满志要考取功名之时,命运开始玩弄他,厄运向他袭来!
亲人去世
弘治七年(1494年),唐伯虎的父亲、妻子、儿子相继在年底病逝。弘治八年(1495年)年初,唐伯虎的母亲、妹妹又相继去世。
在短短几个月内,唐伯虎痛失四位亲人,悲痛欲绝,一夜白头,只剩下他与弟弟相依为命,家境也开始衰落。
前程尽毁
在好友文徵明的劝慰下,唐伯虎振奋精神,刻苦攻读,把精力全部放在博取功名上。
他曾写诗《夜读》自勉:
人言死后还三跳,我要生前做一场。
身不显时心不朽,再挑灯火看文章。
1498年,唐伯虎参加应天府(南京)乡试,高中第一名解元,从此声名大噪,誉满江南。
当年的南京的主考官梁储看了唐寅的文章,不禁说道:"士固有若是奇者耶?解元在是矣!"
而唐寅此前早已与江南大儒文林(文徵明父)、王鏊、倪岳、吴宽等人结识,经常作诗唱和,在江南文人圈中小有名气。
有了功名在身的唐伯虎很快迎娶了第二任妻子何氏。
唐伯虎恃才傲物,放浪形骸,经常流连欢场。与友人鲜衣怒马招摇过市,令人侧目。
在弘治十年(1497年),唐寅参加录科考试期间与友人挟妓饮酒,有辱斯文,让提学御史方志十分厌恶,不予录取唐伯虎。后来苏州知府曹凤、名士文徵明的父亲文林、沈周、吴宽等为他求情,方志才同意"补遗"让唐伯虎参加乡试。
中举之后,唐伯虎的生活更加放荡不羁,对好友文徵明的劝告也置若罔闻,甚至以绝交相威胁。
就在唐伯虎踌躇满志准备在明年的会试时,厄运再次降临。
弘治十二年(1499年),唐寅与阔少爷徐经(徐霞客高祖父)入京参加会试。
在会试前,二人去拜会主考官程敏政,徐经送给程敏政许多见面礼,唐寅也用一个金币为自己的伯乐学政梁储(梁储曾点唐寅为解元)向程敏政乞要过文章。程敏政提拔后学,跟他们讲学,可能把后来会试的考题讲漏了。
徐经和唐寅把程敏政讲到的问题都作成了文章在举子中间传阅,举子们欣喜若狂。
会试考完还未放榜时,户科给事中华昶(chǎng)上疏弹劾会试主考官程敏政,指控其泄题给举人徐经、唐寅,从而掀起了一场惊天大案。
明孝宗下令逮捕徐经、唐寅、程敏政,随即要求当时一同会试的会试官李东阳复查。李东阳回报称程敏政所挑中的300多个中榜者中并没有徐经和唐寅,华㫤涉嫌诬告。华㫤也被逮捕入狱。
三法司审出了结果,审判结果是舞弊查无实据。
明孝宗下令将唐寅、徐经贬为浙江吏役,不得为官,程敏政罢官回家,华昶降职外调。
唐伯虎不堪其辱,坚辞不就,返回故里。
昔日的江南才子,被贬回家乡,他很快就尝到了人情冷暖,昔日对他阿谀奉承的人纷纷对他嘲笑讥讽,连妻子何氏都对他鄙弃。唐伯虎一怒之下立即将其休掉。
唐伯虎感慨"人心不古今非昨",开始对社会和人生有了清醒的认识。
科场弊案是唐伯虎人生的转折点。
本来踌躇满志已以为可以高中的唐伯虎被剥夺了终生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前途尽毁,终生不得出仕,沮丧、屈辱、悲愤、不平,使他万分痛苦,"有过人之杰,人不歆而更毁;有高世之才,世不用而更摈"。
为了摆脱这种令他痛苦的环境,从1501年春天开始,唐伯虎开始了漫游生涯。他到西湖泛舟,钱塘观潮,赤壁怀古,洞庭听浪,到天台山、武夷山看日出日落云霞聚散。
一年多的游历,壮美秀丽的山河美景让唐伯虎心情大好,陶冶了他的性情,让他从科场失败的阴影下恢复过来。在游历过程中他写下许多山水诗,创作了许多精美画卷,让他在艺术上更上一层楼。
回到苏州后,他不堪市区的嘈杂纷扰,在苏州城外的桃花坞建了几座茅屋,遍植桃花,自号"桃花庵主"。
在桃花庵中,他过着邀友唱和,携妓醉咏,纵情酒色,"棋为日月酒为年"的放浪生活。
《桃花庵歌》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
这首诗成了唐伯虎科举舞弊案后的的心路写照,显露着唐寅狂放不羁的豪迈,与看透人生无奈和失落后的洒脱。
在这期间,他娶了名妓沈九娘。后人以讹传讹,杜撰出唐伯虎娶了九个老婆的故事。
唐伯虎为九娘作诗《感怀》:
镜里形骸春去老,灯前夫妻月同圆。
万场快乐千场醉,世上闲人地上仙。
后来沈九娘生了一女桃笙,一家三口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死里逃生
正德九年(1514年),南昌宁王派人重金征聘唐伯虎在内的许多江南才子,让唐伯虎早已熄灭的出仕之心再次燃起了希望。他久闻宁王仰慕风雅,觉得这是施展自己一身才华和跻身仕途的大好机会,毅然前往入其幕府。
但不久,唐伯虎觉察到宁王有谋反之心,大为震惊。
在古代,谋反可是诛九族的大罪,而参与谋反者自然也没有好下场。
惊恐之下的唐伯虎苦思脱身之计。他裸衣酗酒,哭笑无常,装疯卖傻,在王府雪白的墙壁写着粗俗鄙陋的打油诗。
不到半年,宁王觉得唐伯虎不过是个名大于实的"狂生",将他遣返。
五年后宁王造反,但很快就被平定。附逆之人杀的杀,流放的流放,都没有好下场。
唐伯虎因为离开宁王较早,没有受到牵连,躲过了一场大劫。
心有余悸的唐伯虎再也不敢踏入仕途了,感到人生不过是一场"他人谋我我谋他,冤冤相报不曾差"的修罗杀场,从此一心在苏州卖画为生。
《言志》一诗最能反映此时唐伯虎的人生态度:
"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
闲来写就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
唐伯虎书法不凡画技高超,登门求字画的人络绎不绝。唐伯虎应接不暇,只好请自己的老师周臣代笔。
虽然唐伯虎靠卖文鬻画赚了很多钱,但他不知经营节制,挥霍无度,过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所以到了晚年生活便陷入了困顿之中,身体因为纵欲酗酒大不如前,常常借钱度日。沈九娘也在贫困疾病中去世。
而在此之前,弟弟唐申过继给唐伯虎的儿子唐长民也在12岁时夭折。
晚年的唐伯虎开始热衷佛法,根据《金刚经》中"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四句话,自号"六如居士"。
他认为世间万物都如同梦、幻、泡、影、露、电,转眼皆空,"世事灯前戏,人生水上泡"(《偶成》)。
当年鲜衣怒马踌躇满志意气风发的少年才子,如今变成了遍尝人生艰辛看破红尘的老者。
他变得步履蹒跚,消沉低落,低吟着"前程两袖黄金泪,公案三生白骨禅。老后思量应不悔,衲衣持钵院门前"的悲歌,默默地走向人生的尽头。
在尝尽人生的酸甜苦辣大彻大悟之后,他写下了《七十词》:
人生七十古稀,我年七十为奇。
前十年幼小,后十年衰老。
中间止有五十年,一半又在夜里过了。
算来止有二十五年在世,受尽多少奔波烦恼。
论风光荣耀,世人有几人能风光荣耀过唐伯虎?
论落魄悲惨,世人又有几人落魄悲惨过唐伯虎?
1524年,贫病交加的唐伯虎去世,享年54岁。好友祝枝山等人出钱将其埋葬在桃花坞。
不过,唐伯虎早已看破生死,死前曾写下《临终诗》:
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也何妨。
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漂流在异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