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又是新的一年。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疑问,那就是我们的历法--农历,它的新年和公历的新年出入很大,而且每年的时间都不是固定的。这其实是因为无论公历还是农历,都是根据地球的公转决定的。人类为了统计方便,发明了数学来把这些规律可视化,但是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和我们的数学总会存在一些偏差,即便我们已经尽力去缩小这些偏差了。
所以历法来判定地球的公转周期也会存在一些误差,这样的误差在日积月累中越来越越大。为了平衡这一偏差,公历就用了闰年。而农历不仅参照了地球的公转周期,还参照了地球的自转周期,用以确定年份的同时,指导四时生产,所以需要平衡的偏差更多,于是它们发明了闰月。闰年每次加一天,闰月每次加一月,两者的新年自然也就差异更大。
而且因为农历和农林牧副渔的联系非常紧密,在这些行业一般更看重农历,为此还衍生了不少俗语,便于后辈儿孙更好的参照。其中就有个说法是明年两头春,戌狗往南飞。这里的两头春是什么意思,狗又为什么要往南飞呢?
两头春是什么?
其实之所以在这里讲这句俗语,就是因为2023年就是一个标准的"两头春"。这里的春指的就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所以顾名思义,两头春指的也就是2023年包含了两个立春。
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就必得不提前面提到的闰月。我们的立法置闰规则是十七年九闰,这个闰月也是经过周密计算的,而不是想闰哪个月就闰哪个月。
至于计算规则,说起来其实有点复杂,但是有个简单的规律,那就是看当年的哪个月里没有"中气",那么就给这个月再过一次,补充"中气"。所谓的"中气"依据的还是二十四节气。这二十四个节气每年都是从立春开始排的,一直排到第二十四个节气大寒。他们的排序每年是固定的,排在奇数位的就是"节气",排在偶数位的就是"中气"。
就拿春天的几个节气来说,按照顺序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那么雨水、春分、谷雨,这几个就是"中气"。按照这个规律,2023年的闰月就放在了二月,因为我们看农历二月其实如果不加一个月的话,那就只有一个清明节,显然是不够的。这个偏差需要补上。
而即便如此,今年的月相与日相的偏差,还是让下一年的立春过早的出现了今年的年尾。所以2023年的立春就出现了两次,一次是年头的正月十四,一次是年尾的十二月二十五。
所以2023年妥妥的是个双春年,而且在两个二月的加持下也注定了一些不一样。那么今年有哪些不一样呢?
狗为什么要往南飞
这时候就需要说到那句俗语了,也就是狗往南飞的说法。
狗肯定是不会飞的,而且更不可能那么有倾向性的往南飞。所以这里的狗往南飞,更多的是一种比喻,说明当时的一些情况会让狗往南方跑。
在很多传统国人的心目中,南方意味着暖和,意味着多雨,也意味着物资相对比较充沛。狗往南飞其实也就是大家预感到今年的情况可能不是很好,这个时候大家的日子都不是很好过,就连一向忠诚的狗,很可能都为了生计另谋出路,往南边跑。
而这折射出来的也就是干旱、气温异常、农作物减产、畜牧业难以发展……
人们为什么会这么说呢?期间也大有文章。
因为2023年有两个立春和两个二月的话就意味着今年的天气迟迟难以热起来--两个立春说明春季迟迟不到,这会极大的影响万物复苏的进展。而好不容易开春了,之后的节气好像又走的非常快,动物们根本没有多少准备的时候又会迎来酷暑天气,等到秋天的时候,很多动物油来不及过度,天气又迅速转冷,转头迎来下一个立春。
这样的影响下,农作物的产量和动植物的生长周期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怪不得会有说法称狗往南飞了,因为动物也想去南方多换一点生存的空间啊,这是动物的本性。
2023年究竟如何?
当然,如上也只是一家之言,毕竟俗语虽然有些存在一定的经验和道理,但就算绝对的真理也要依据具体情况而定,俗语也是一样。那么2023年的情况到底如何呢?
首先从目前的气象预测方面来看,结果是有点不容乐观,因为这些天气预报中显示,2023年的2~10月,也就是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晴天出现的情况相对较少,反而是梅雨天增加了。这样的情况确实不大适合农作物生长。
而且民间还有个说法,说是黑兔来送财,黄牛都起不来,还有说双春麦当柴。这里的黑兔其实说的是今年的年份--2023年我们都知道是兔年,而根据天干地支和五行的排序来看,2023的兔是五行属水的,水代表的是黑色,那么2023年的兔年也就成了黑兔。
但是我们也不用太过悲观,毕竟现在的科技发展,比如大棚、智慧农场等,都让农作物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大大减少,只要大家根据天气预报来做好防控,情况已经绝非千年前那种听天由命的状态了。
而且双春年也不是全意味着不好,农村里有个俗话说双春兼闰二月,是个吉祥年呢。不少地区还把双春年看做结婚的好年份,毕竟国人的心中,春一直都代表着希望和美好,既然今年的春天比较长,那我们的朝气也就应该更盛才对。凡事往好了看。
小结
其实农历对于农业大国的我们来说,实践意义确实非常明显的,只是如今我们的科技发展了,农历的一些建议说的虽然有道理,但也仅供参考。因为只要我们灵活借用科学技术,总有办法能克服这些困难的,农历里的俗语我们当做一个预警听一听就好。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