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熙熙、皆为利往;天下攘攘、皆为利去。
"利益"二字,算得上人类行动最基本的驱动力。在做任何一件事情之或者任何一个决定之前,利益的影响也显得尤为重要。
就像古代刽子手们用刀具对犯人行刑的时候,也受到利益的影响。后人时常疑惑,为什么他们宁愿用钝刀也不用快刀?
其实不是不愿意将刀磨得锋利,而是家属给出的"价格",并没有让刽子手感到满意。
刽子手
"秋后问斩"一词虽然始于唐朝,文学作品中也最早出现在《水浒传》中,但秋后问斩的说法,却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礼记·月令》中就曾记载: 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鹰乃祭鸟,用始行戮。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秋天过后,万物萧瑟,这才是可以杀戮的时间段。
此后,到了汉朝汉武帝年间,大儒董仲舒则给这一行为上升到了新的理论高度。其具体阐述为:
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
从此,庆祝、赏赐、处罚、行刑这四个动作,便随着四季的变化而变化。刽子手这一职业,也代代传承了下来。
不过和今人印象不同的是,古代刽子手其实并没有那么神秘。许多朝代的刽子手,甚至代代相传,成为有名的刽子手家族。
民间老百姓虽然对这些家族心存畏惧,但只要没有犯下任何过错,也不至于见了面连招呼都不打。毕竟在常人眼里,刽子手也只是一种特殊的职业罢了。
当然,现如今人们了解的刽子手其实也不全面,后人在许多影视作品中看到的刽子手,往往都是手持一把红巾大砍刀,站在行刑台上,只等监斩官一声令下,就要犯人人头落地。
可事实上,刽子手们行刑之前,往往都会准备两把刀,一把钝刀、一把快刀。
在行刑的过程也不会被人轻易打断,相关场景中,一支飞箭,或者一块石子,就将刽子手挥舞刀具的动作打断,这纯属无稽之谈。
刽子手的灰色手入
那么为什么刽子手们宁愿用钝刀砍人,也不愿意将刀具磨得更加锋利一些,或者直接选择用快刀行刑呢?这就涉及到古代刽子手们坚持的灰色收入。
快刀砍人讲究,短、平、快。砍人动作迅速、留给人的反应时间短、并且切面平整。
代代相传的刽子手家族,甚至从小就被要求,用各种方式行刑。在专业的手法下,他们尽可能保证死者离去时不会太痛苦。
只是想要让刽子手如此"费心",犯人的家属就必须要送上一定好处费才行。没有利益的事情,刽子手根本不会上心。
《聊斋志异》当中的《快刀》篇,其实就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只要给了刽子手们好处,那刽子手就会确保行刑的高效。倘若没有给予任何好处,那刽子手便会用钝刀,借以发泄心中的不满。
要说这种事情朝廷不知道?其实也不尽然。关键是民间"你情我愿"的交易,谁又能阻止得了呢?
何况古代封建社会年间,想要找名优秀的刽子手,也没那么容易。
信奉鬼神之说的古人,万万不敢对陌生的平民下手。即便他真的犯了罪行,也该有其他人来处理才行。
可要说古代封建社会年间的刽子手们,都是见利忘义之人,其实也不太对。像很多德高望重的老人,遭人陷害而被处死的时候,即便没有任何人给予钱财,刽子手们也不会用钝刀二次行刑。
道义两个字,即便是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也会坚持。而对于一些坏事做尽、丧尽天良的恶徒,即便真的有人给了钱,一些刽子手也不会将这点钱,放在眼中。
能够用钝刀表达心中的不满,表达对罪人罪行的愤怒至亲,刽子手也算是合理利用了个人的特权。
具体情形太过恐怖,后人不敢想象。可这也确实反映出,古代封建社会年间的人生百态。
此外,还有一种特殊的情况就是,当朝廷下场干预的时候,刽子手们也只能使用钝刀。哪怕内心对眼前犯人十分敬佩,钝刀也不能换为快刀,否则下一个在行刑台上趴着的人,指不定会是谁。
以清朝年间的戊戌六君子谭嗣同为例,就被朝廷下令要求以钝刀处死。
腐朽的清政府,希望用这样的方式,来震慑百姓,殊不知如此荒唐的行为,更让百姓深感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