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南下打工潮:辞去体制内工作,勇敢吃螃蟹,赚得第一桶金

2022-12-30 20:00     资深人士说文史

八十年代南下打工潮:辞去体制内工作,勇敢吃螃蟹,赚得第一桶金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开放的脚步增大,年轻人的未来不再是读书、种地、上班,还有了一个新的选择--南下打工。

相比较九十年代和零零年代打工人的不同,在八十年代,南下打工虽然是一条崭新的出路,但敢南下淘金的人,事实上屈指可数。

大部分人思维还没完全转变过来,或者说,他们对南边一无所知,也没有勇气去响应国家的号召,南下搞经济建设。

在八十年代这个特殊时期,敢于南下闯荡的人群,敢于吃螃蟹的人。基本上都是有勇气、有胆魄、有远见的一类人,他们其中有的是不满于现状,想要活出一个新的样子,有的是受贫困的影响,既然呆在老家混不出头,与其这样还不如南下搏一搏。

也正是这两类人陆续涌入南边沿海城市,才给南部沿海注入了第一批人员新活力,他们是最早一批打工人,也是许多沿海城市经济实现腾飞的奠基人。

这部分人到后来,绝大多数都吃到了"胆大"的红利,许多人摇身一变成了大老板,混得差一点的,也都在这里安家买房。他们为国家经济建设踏出了最关键的一步,而社会也给了他们正向反馈,他们成了最早一批富起来的人。

王先生是湖南人,他在老家当地农机厂上班,在当时,这份有编制的工作就是大家眼里的铁饭碗。王先生日子过得非常滋润,也顺利娶妻生子,成为人生赢家。

然而,王先生并不是一个安于现状的人,他每天的工作就是检查农机维修,其他时间都坐在办公室里喝茶,这样的日子混一天算一天,尽管清闲,这并不是王先生所希望的生活,相反他更喜欢每天忙碌而充实的生活。

后来,开放之风吹到王先生所在的小县城,他从电视中和报纸上了解到,东莞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国家引入大量的外资建设东莞,也有很多外资企业已经陆续地在广东沿海地区扎根了。

为了解决当地急缺的劳动力问题,国家号召广大年轻人,南下淘金。看到这些消息,王先生萌生了一个念头:我要不要也响应国家号召,下海淘金,辞掉工作去南边闯出一片天。他把想法告诉了妻子,但遭到了妻子的坚决反对。

妻子认为丈夫如今工作稳定,事业顺利,为什么要辞掉工作去一个陌生地方打拼,现在的日子过得不也挺幸福的吗?王先生耐心地给妻子解释南边的状况,也表示农机厂这份工作虽然稳定,但以后保不准这里被取消了,自己也就失业了。

自己才三十多岁,还能打拼,一旦自己到40、50岁突然失业后,自己就没法找到新工作,去南边发展尽管一切都是未知,可万一要是在那边有所发展,自己还会担心失业吗?

在王先生的一番劝说下,妻子也同意了他的想法,可是妻子同意了,自己的父母和岳父母却坚决反对。

王先生父亲严厉警告儿子不要有非分之想,南边发展再好,也和他无关,他一没钱、二没关系,去南边能干嘛?为此,父子之间也闹得不太愉快。

然而王先生心意已决,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去南边发展,不在那边混出个样子就绝不回来,就这样,在1985年春节后,王先生辞掉工作,带着妻儿坐上了南下的火车。

王先生的目的地就是东莞,来到东莞后,他在同乡的帮助下,在当地服装厂找了一份工作,主要负责裁剪衣物和材料加工,妻子就在出租屋下面租了一个小摊子,搞起了湖南米粉生意,平日里白天摆摊,晚上就照顾孩子。

最开始2年,两口子日子过得也比较苦,王先生每天都要工作十几个小时,赚来的钱还没有农机厂收入的一半。而妻子摆摊也赚不到什么钱,因为广东人吃不惯湖南的米粉,广东人口味清淡,王先生妻子又喜欢按照湖南辣味做法做粉,这就让许多广东人吃不习惯。

那时候南下打工人还是太少了,湖南籍人士更是屈指可数,也因此,王妻的湖南米粉生意一直都不太如意。两年过去了,两口子都没赚到什么钱,也一直没敢回老家,在此期间,王妻多次抱怨当初就不应该听丈夫的,如今一家几口人窝在这里受罪,听着妻子的抱怨,王先生也只能细心安慰。

事情的转机是在第三年。这一年,王先生听到福建许多商人陆续在东莞建厂,但因为初来乍到,被广东当地办厂的人针对,招工招不到,做出的商品也没什么市场,而王先生这两年也没有混日子,除了打工外,他也一直在接触外面市场。

第二年,王先生被调到了销售部门,负责对外销售。短短一年时间,王先生得到了许多销售门路,手里也掌握了一些资源。他看到闽商在当地的窘况,了解到闽商和本地商人不太一样,他们对待职工给的福利非常丰厚,非常重视人才,是典型舍得在人才方面花钱的一群人,最关键的是,他们福建人喜欢抱团,而不是和本地人一样搞"内耗"。

王先生敏锐发现,如果自己辞掉工作,去给福建人销售商品,那么自己赚得也一定比现在多。说干就干,这是王先生一向的准则,他在老板诧异的目光中,辞掉了工作,跑到福建人的厂子里,去揽商品推销的活计。

福建老板们对这个湖南男人的能力很是怀疑,但自己家的货确实被本地人针对,导致大量货物积压,一些福建老板想,反正压在那里也是压,这个男人想兜售他们的货,就试一试,万一他真有办法呢?于是,福建老板就以每件衣服提三成的利润,让王先生去卖。

拿到货源后,王先生也不急着卖出去,他晓得广东的上级市场被外资把控,中间市场被本地人把控,反倒是下面的市场,外资和本地人都看不上,基本上都是一些散户在弄。也恰恰是大家都不关注的下部市场,才是最有潜力的。

王先生发动了十几个湖南老乡,大家一起拿着货在广东各地兜售,福建老板给货有个特点,先给货,等卖出去后,再结款。

也因为这种拿货模式,让王先生一行人少了许多麻烦,他们几个人为一组,分别扎到广州、深圳、东莞、佛山、汕头等地区去卖。

王先生带着两个老乡在深圳卖货,起初以摆摊的形式卖货,福建商人生产的商品质量好,价格实惠,一点都不输给外资企业,再加上王先生也有一些商业头脑,短短几个月,就卖出去好几万件衣服,自己也是成功攒下了第一桶金。

事业上略有小成的王先生,这时候有了更大的想法,他想搞门面模式,那时候,许多卖东西的门店基本上都是国营的。只有国营商店才付得起高昂的门面租金,其他普通老百姓都是摆摊。

王先生敏锐觉察到,如果一直搞摆摊生意,虽然也赚钱,但也做不大,要想做大就必须搞门面,于是,他拿出第一桶金,在深圳租下了几个门面,开始搞门面卖货经营。

时代给这批最初的淘金者极大的机会。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中国人流不断涌入南边,这时候,深圳地区的人口也是急速增加,王先生的门店也迎来了事业鼎盛期,短短一个月,就赚到了摆摊一年的收入。赚得第一桶金后,王先生又拿出钱继续扩大经营,一年时间,他从一个摆摊小商贩,摇身一变成了坐拥十几家门面的大老板。

许多福建商人也因为他,解决了不少货物积压,大家都非常喜欢他。到后来,王先生直接成立了公司,就负责在广东各地开门店搞销售,这种类似于如今的连锁。事实证明王先生的眼光独到,两年时间,他已经赚来了上百万的利润,成为中国最早一批富起来的人。有了钱,他并没有安于现状,又搞起了房地产投资,到如今,王先生已经是广东大富翁之一,资产也有几十亿。

而王妻的湖南米粉生意,也在90年代迎来了发展,大量打工人口的涌入,让湖南米粉也得到了客流源,王妻也学着丈夫的模式,搞了十几家米粉店,夫妻俩一起打拼,都分别在各自的领域做出了成绩,而远在湖南的父母后来也跟随孩子的脚步,来到了广东和孩子们一起打拼。

到2000年,这是国内打工潮最鼎盛的时期,广东人口也迎来了几次大井喷,无数打工人在南边这片新土地都干出了各自的事业,如今许多广东富翁都不是本地人,绝大多数都是外地人,而且这些外地人,又有许多都是八十年代最早一批打工人。

八十年代是中国经济红利的风口,有胆识的人,如果敢在这个时期勇敢踏出那一步,只要工作勤快,头脑灵活,都能在这里做出自己的事业。

大家都爱看
更多
阅读下一篇

江南考古志|“启幕江南”,从草鞋山遗址到环太湖文明

何以江南?鱼米之乡的江南是地理的,更是文化的。江南文化是长三角地区的共有基因、精神纽带,也是上海着力打造的三大文化品牌之一。 在环太湖地区,优越的自然环境哺育了智慧的先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