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癌"字三个"口",国人在享受美味的同时,也容易癌从口入。肝癌、胃癌、食管癌、肠癌等听起来就令人胆寒的癌症,就可能都是"一口一口吃出来"的。
2022年2月,《国家癌症中心杂志》上公布了一项最新权威癌症报告。
该报告采用了2016年(医疗系统数据收集有延迟性)中国总人口覆盖率达27.6%(约381565422人)的487个癌症登记处的最新权威性数据。
同时,研究者通过数据分析还发现了4个癌症发展的显著特点。
"穷癌"和"富癌"实际反映的是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上的差异所带来的癌症发展方向。
但说到底,都离不开一个"吃"字。
民以食为天,每一种食物都有其特性,有的食物对身体有好处,但也有些食物可能对人体各器官存在潜在危害。
槟榔粗糙,可能会损伤口腔粘膜,慢性伤害和炎症容易引发病变。
同时槟榔含有槟榔碱,长期食用,可能会导致口腔粘膜纤维沉积和病变,咀嚼过久还会产生致癌化合物--亚硝基。常嚼槟榔的人是口腔癌的高发群体。
高盐食物:大量的盐会刺激肠胃中的保护性粘液减少,导致食物和有害物质直接接触黏膜,带来胃黏膜的潜在损害风险。
腌菜、咸菜、酸菜、腊肉、咸鱼等腌制食物中,过量的盐还容易转变成亚硝酸盐,进入人体后会和蛋白质代谢物质在胃酸作用下生成亚硝胺(一类致癌物),长期大量食用会增加致癌风险。
烧烤食物:食物在高温烧烤下,苯并芘、杂环胺和多环芳烃等致癌物,经常食用烧烤,致癌物在体内蓄积,增加诱发胃癌、肠癌等恶性肿瘤的风险。
吸烟伤肺是老生常谈的话题。
烟草燃烧产生的化合物超过7000,已知有害物超过100,致癌物多达69种,不管是一手烟、二手烟,还是三手烟都会对人体产生直接伤害。吸烟是目前中国肺癌高发的一个重要因素。
酒精: 肝脏是酒精代谢的主要器官,长期饮酒就会可能导致肝损伤。酒精本身就有致癌风险,其代谢产生的乙醛,具有肝毒性和致癌性,也会给肝脏带来损害。
发霉的坚果、谷物、水果、馒头等:发霉后滋生黄曲霉菌,产生黄曲霉毒素,这是一种剧毒物质,其毒性超过砒霜10倍,还是一类致癌物,经常摄入可能增加患肝癌风险。
劣质自榨油:一些小作坊可能用发霉的玉米和花生等榨油,会导致榨出的食用油含有黄曲霉毒素,存在健康风险。
口腔温度一般在37度(体温)左右,而摄入60摄氏度以上的热水、茶、粥、饭等食物,就可能烫伤口腔和食道黏膜,造成黏膜损害,长期的损害容易引发炎症,导致病变,增加食道癌风险。
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红肉为2A类致癌物。红肉这类高脂肪食物,容易刺激肠道胆汁分泌,损害肠黏膜。长期摄入过多红肉及加工肉(腊肉、培根、香肠、卤肉等),会提升罹患结直肠癌的风险。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研究发现:1/3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想要预防癌症,建议从这4件事做起。
饮食上要讲究荤素搭配、营养均衡、按时用餐,同时参考以下3点饮食建议:
第一、补充足够的优质蛋白质,可以从瘦肉、牛奶、豆制品、鱼虾等食物中获取;
第二、考虑食材多样性,保证营养素摄取全面,尤其是水果、蔬菜方面,要保证每日摄入量约300-500克以上;
第三、用全谷类、薯类定量替换一部分主食,每日总摄入量约250-400克。
医学研究发现,运动能够增强免疫力,帮助人体灭杀致癌因子,改善情绪,让人远离负面情绪,运动产生热量还可以杀死不耐高温的致癌因子。
运动防癌,重在坚持,青少年可以选择羽毛球、乒乓球等挥拍类运动;中老年和病患可以选择快走、跑步和太极拳等,保持每天30分钟以上中强度有氧运动,每周5次以上。
癌症病发往往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大部分癌症早期都有一些特殊症状,预防癌症要警惕这些异常,包括:
体重莫名下降(半年内5%)、不明原因疼痛、不明原因肿块、盗汗、乏力、阴道异常出血、便血、血尿、腹胀、大便习惯改变、呼吸急促、持续性咳嗽、皮肤改变、吞咽困难等等。
防癌体检,又叫机会性筛查,和普通体检不同的是,对癌症更具针对性。
俗话说:"病从口入",饮食是人类的生命能源,但吃得不对,也确实会带来疾病风险,尤其是癌症这样的恶性肿瘤不得不防。希望大家能够重视,把好饮食入口关,同时提高自身的防癌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