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宿命对决,在史书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二人的对决,从更宏观的历史视角来看,只是诸葛家族和司马家族的三次世纪碰撞之一而已。
第一次世纪碰撞:诸葛亮VS司马懿。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来看,诸葛亮和司马懿,无疑是三国后期的两大顶流明星,尤其是在《三国演义》一书中,六出祁山、马谡失街亭、空城计、木牛流马、火烧上方谷、死诸葛走活仲达等经典桥段,深深的刻在了国人的文化基因中。但从史实来看,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对垒其实并没有那么多,实际对垒只发生在蜀汉第四、五次北伐期间,诸葛亮在这两次对垒的过程中占尽了优势,斩杀了魏国名将张郃,乃至司马懿对诸葛亮产生了"畏蜀如虎"的心理障碍,在兵力占尽优势的情况下(10万魏军对5万蜀军),竟完全不敢出城与诸葛亮进行野战,即使遭受"赠巾帼衣服"这样的奇耻大辱,司马懿也仍然不肯出战,活活把"龟缩大法"修炼到了极致。因此,这一次对决,诸葛家族胜过了司马家族。
第二次世纪碰撞:诸葛恪VS司马孚。说起魏吴合肥之战,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张辽威震逍遥津、张八百大破孙十万、小儿不敢夜哭,实际上,这只是规模有限的第三次合肥之战。魏吴之间爆发的规模最大的战争是公元253年的第六次合肥之战,吴军的统帅是诸葛恪,此人是诸葛瑾的儿子,也就是诸葛亮的侄子,魏军的统帅是司马孚,此人是司马懿的弟弟,也就是说,在诸葛亮和司马懿分别去世之后,两大家族的世纪碰撞战火重燃了。是役,诸葛恪率20万大军围攻合肥,久攻不克,不久司马孚率20万大军前来解合肥之围,双方的参战总兵力超过40万人大关,远远超过了名噪一时的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最终,诸葛恪围城失败,铩羽而归,司马孚大获全胜,这次碰撞,司马家族胜过了诸葛家族。
第三次世纪碰撞:诸葛诞VS司马昭。诸葛诞是诸葛亮的堂弟,司马昭是司马懿的儿子,两大家族的最后对决,是爆发于公元257年的寿春之战。这场战争,在《三国演义》中被罗贯中寥寥几笔带过,仿佛一滴水落在了大海里没有激起任何的浪花,但实际上,诸葛诞和司马昭主导的寿春之战,才是三国历史上的战争规模No1。在这场战争中,魏国一方,司马昭投入了26万大军将寿春城中的诸葛诞20万大军包围,东吴一方为援救孤城中的诸葛诞,也先后投入了10万大军,这样一来,司马昭、诸葛诞、东吴,三方共派出了56万大军参加了这场血腥的绞肉战。最终,诸葛诞一败涂地、城破身死,这场三国时期规模最大的战争也落下帷幕,司马家族最终拿下了这场份量最重的对决。
结语:诸葛家族和司马家族的三次世纪碰撞,诸葛家族胜了一次,司马家族胜了两次,最终结果是司马家族二比一逆袭获胜。但从更长远的视角来看,诸葛亮对蜀汉的忠诚、诸葛诞对曹魏的忠诚,使得诸葛家族虽败犹荣,而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的谋朝篡位和残忍冷血,使得司马家族虽胜犹耻。是非功过,历史自有公断,此言诚不我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