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虽然在历史上是宋代文学史上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位列"唐宋八大家",但是今天人们对他已经了解不算太多,给今天人们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上中学时期大家学过并且要求背诵的《醉翁亭记》,由于这篇文章开篇所说的"环滁皆山也",使大家对其创作地滁州有了初步的认识。
清朝康熙时期的滁州城
其实在欧阳修任滁州知州期间,不仅创作了名篇《醉翁亭记》,还主持改建了滁州城池,改建后城池形制一直沿用到这座城的消失之日,也就是说自欧阳修改建滁州城之后,历经元、明、清三朝,滁州城的规模就再也没发生过变化。
据清朝《滁州志·营建志·城池》记载,滁州城在唐朝时期就有子城、罗城和月城:
滁,唐宋旧有子城、罗城、月城。
子城今州治是,周一里一百六十二步,上阔三步、下阔五步高一丈五尺,周以女墙,唐武德三年筑,门二,东曰行春,西曰鼓角,在罗城内。
罗城,唐以前,东临广惠桥,沿门曰临清,南抵龚家园,门曰丰泰,西即今小西门,周三里三百二十步,上阔四步,下阔六步,高一丈七尺,马面二十五座,方圆不等,唐永徽间始拓东北,东跨广惠桥,历龙兴寺、皇华驿,南至大圣塔、通济桥,沿门曰济江,东抵真武观,门曰通淮,北抵今官沟洞,门曰望泗,西曰朝天,改丰泰门,曰丰乐,周七里二百五十八步,上阔二尺五寸、下阔五尺,高七尺。
清朝光绪时期的滁州州城图
大意是在唐宋时期就已经形成了子城、罗城和月城的格局,这几个"城"的意思大概是这样的:
子城是大城所属的小城,是内城,或者是附在城垣上的瓮城或月城,是附着于大城的小城,统称为子城。滁州城的子城就是在明清州治外长约一里一百六十二步长的城墙。
而罗城则是在城墙外另修的环墙,即在子城外又修的一圈更长的城墙,在这座罗城是在唐高宗李治时期修建的,长度有七里二百五十八步。
月城则是大城门外的小城,用于屏蔽城门的半圆形小城,又称壅城或者瓮城。
建设完成于唐朝的滁州城,在北宋欧阳修任知州里,又得到进一步拓展和建设,一直沿用到清末,据清朝的《滁州志》记载:
庆历七年欧阳修请于朝修之,明东北仍旧,惟由大圣塔左跨通济而南增廓为九里十八步,自壬寅年节次修筑,西抵谢家湾,东尽永盈仓,蔡景祥曾修之。国朝仍之,今门六,东曰化日,小东曰环漪,西曰永丰,小西曰观德,南曰江淮保障,北曰拱极。月城六座,窝铺一十二座,垛口共三千五百四十九,角楼四座;水关二座,上水关在西城,宋嘉定中建,今门上有"嘉定十年建康都统司创建"十一字,明洪武时重修;下水关,洪武时建,有"洪武十六年守御滁州千户所圈砌"十四字。
清宣统《滁州志》中的州城图
欧阳修不仅仅是修建了沿用至清朝的城墙,在修城时还撰写了《修城祭城隍神文》:
昨者王伦为盗,攻劫城市,州民被雪,余毒未瘳,非待修,言乃神所见。近蒙朝旨,许理城隍,所以戒往弊防未然,惟神受福,此州必有阴助,今兴役,有期,而大雪不止,沮民害事咎必有归,惟修不能事。神治民当有明罚,而城之成否,自系神民,惟神之灵敢以诚告,数日之内豁然阳开,尚不失时在神而已尚饗。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左右卫星图中的滁州城
这座城在元明清三朝几经兵燹和重建,到了清咸丰八年(1858年)子城尽毁,民国时期仅剩南北门砖砌拱形和南门城楼,罗城城墙虽然完好,但垛、铺、角楼均无存,上个世纪中期,砖墙彻底被拆除,南门至东门全辟为环城马路。今天人们则看到的仅是后来重修的几段城墙。
今天的滁州古城区域图
您了解的情况是这样吗?欢迎在文章底部讨论。